一、民法總則規定公司擁有名譽權嗎?
公司擁有名譽權,《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所謂名譽,是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法人的名譽表示社會的信譽,這種信譽是法人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它的整個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名譽,反映了社會對它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表現的總的評價。法人的名譽往往對其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發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公司法人是有名譽權的。
二、如何認定侵犯企業名譽權?
1、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違法
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權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2、受害企業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包括降低了消費者、社會公眾對法人商譽的社會評價。
3、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三、侵犯名譽權的侵權責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可見,侵犯法人組織的名譽權依然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并且,從公司成立之后,甚至直到倒閉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公司名譽會影響到在消費者心目當中的地位。先博得一個好的名譽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這樣一來的話公司才能越做越大。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申請對工傷認定的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2021-03-12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監視居住轉刑拘的條件
2021-02-20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