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規定如何確定唯一監護人?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
1、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2、 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3、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監護人范圍和順序是什么?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所以未成年人監護人的范圍主要就是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而監護人的順序則為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
三、監護人職責具體是什么?
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為了防止監護人利用監護關系侵害被監護人的權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有的國家在法律上還特設監護監督人,以保證監護人依法履行其職責,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利害有沖突時保護后者的權益,并設有監護法院等專門機構。
其實,在民法總則中沒有唯一監護人的概念,監護人是可以由多人共同擔任的,在父母一方意外去世的情形之下,在世的一方自動成為孩子的唯一監護人,并不需要專門申請。如若是父母以外的其他人擔任孩子的監護人,一般也很少專門申請成為孩子的唯一監護人的。還要提醒大家一點的就是,離婚之后孩子的監護人也不是擁有撫養權的一方。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6根肋骨骨折與工傷鑒定等級是怎樣的
2020-11-24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什么叫代理?
2021-02-16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在農村承包荒地要辦哪些手續
2021-02-27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協議拆遷簽訂協議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10拆遷補償是按照人口數還是房屋面積進行補償
2021-02-17什么樣的大棚拆遷補償高
2021-01-07對拆遷安置權益有異議怎么辦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