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奪政治權利這項刑事處罰具有怎樣的意義
法理意義
剝奪政治權利是國家根本法在部門法中的具體適用,反映了根本法法條的一個適用角度,是法律條文從抽象化向具體化轉變的再現,是問題的兩個方面。不享有政治權利不代表著被剝奪了政治權利,剝奪政治權利是在刑法范圍內適用,但與憲法緊密相連。
剝奪政治權利是受到嚴格限制的,首先要區分刑罰與非刑罰的關系,剝奪政治權利是附加刑,限制在特定類型犯罪中適用,要不枉不縱。不知道法律條文的自然人仍要受到法律制裁。其次,被剝奪政治權利的自然人仍享有民事權利,具有勞動資格。最后,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法制的剝奪政治權利,不同于封建社會的貶謫,不同于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政治犯,不同于資產階級的法律適用。
剝奪政治權利不是否定自然人的以往歷史,只是對自然人危害政治秩序作出正確的裁判。對自然人的政治權利作出限制,不是對自然人的政治資格全盤否定,不會影響自然人的人身權利。
社會意義
剝奪政治權利是社會對自然人危害社會的否定評價,限制自然人的政治權利,必然在社會管理、社會生活有所體現。同樣要指出的是,對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要歧視,這只是消除罪惡。
剝奪政治權利不是對自然人的全盤否定,不是完全操縱自然人的民事生活。限制自然人擔任領導職務,自然人提出生產建議、工作建議的權利還是具有的,一般不具有管理他人生產工作的權利。限制出版自由,自然人創作的權利還是具有的,只是不讓他以載體形式傳播自己的思想。
法律適用隨著形勢發展,對出現的新情況必然要解決新問題。比如,網絡出版商為剝奪政治權利的自然人印刷個人文集,往往是不經書刊號審核的,這種印刷方式有無出版性質有待于驗證。
人生意義
沒有言論自由,只是要求在公眾場合不能對社會現象做偏激性、不客觀的評價,與人交談的權利還是有的,同樣在工作生活中說話的權利還是具有的。沒有選舉權利和被選舉權利,仍然可以監督人大代表、政府公務員的行為。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自然人,要全方位地認識自己的行為,不要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
在法不溯及既往的理解上,要有客觀的認識,既指自然人已經出版的書籍不會被禁止傳播,同樣已經選舉有效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資格會依法終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催款律師函費用是多少
2021-02-14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別除權與其他破產程序中的權利相比有何不同特征
2021-03-18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