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治安管理處罰措施是什么?
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關于名譽權侵害的規定,處罰是五日以下拘留或者罰款,如果情節嚴重,可以處五到十日拘留。受害人的名譽權受到侵犯,除了主張民事賠償外,可以到派出所報案,對于觸犯治安處罰法的,派出所根據相關條款處罰。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1、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3、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4、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二、侵害名譽權的民事責任是什么?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謴兔u、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三、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1、必須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損害事實,指因為違法侵權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損害的客觀事實。侵害名譽權的損害事實主要包括因為違法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名譽損毀、精神或財產上受到損害。
2、行為具有違法性。
名譽權是公民維護其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對于公民的名譽權任何人都負有法定上的不作為義務。只有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以積極的作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嚴,其侵害行為才具有違法性。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權行為中,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須存在直接的因果聯系,即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內在必然聯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譽被侵害,與侵害人的侵害無關,或者侵害人盡管實施了侵害行為,但沒有給任何人造成名譽上的侵害,則行為人不承擔侵權責任。
綜上所述,公民的名譽權受到法律保護,如果被他人侵犯,公民可以提出民事賠償,對方拒絕履行義務的或者繼續侵害的,公民可以報警。經過派出所民警認定,構成違法行為的話,要對侵權人治安拘留,等處罰結束后,侵權人還要承擔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失賠償責任。
如何起訴他人侵害名譽權?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犯名譽權律師函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a級通緝令會判死刑嗎
2021-01-22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有農村戶口,無宅基地拆遷補償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