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企業名譽權的認定是什么
1、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違法
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權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2、受害企業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包括降低了消費者、社會公眾對法人商譽的社會評價。
3、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二、侵犯企業名譽權有什么責任
法人名譽權是一種人格權,商譽是法人名譽權中的核心利益。我國對法人名譽權不僅在人格權制度中加以保護,同時在侵權民事責任中也作出了規定?!睹穹ㄍ▌t》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钡谝话俣畻l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弊罡呷嗣穹ㄔ骸蛾P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條第二款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三、企業名譽損失賠償標準是多少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除應考慮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外,還應當有適當的標準。
1、從侵害情節來考慮,侵害情節較重,造成較嚴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賠償。
2、從受害人的諒解程度考慮。如果責令加害人承擔非財產責任后,受害人能夠諒解,就說明受害人的精神創傷已經平復,可以不予以賠償。
3、從加害人認錯態度考慮。如果受害人諒解而加害人仍不認識錯誤,則不能因為受害人精神創傷的平復而對違法行為不予以制裁,仍應責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侵犯了企業名譽權的,往往也會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此時,企業作為受害者是有權利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同時就侵權行為帶來的損失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企業的損失。在維權上面,也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P2P借貸關系發生糾紛怎么維權和起訴
2021-02-27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據什么認定
2020-12-23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模擬拆遷是否可以簽字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