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重慶市長壽區的盧-超大學畢業后進入長壽區某置業發展公司工作。兩年后,盧-超升任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月工資提升至每月3000元。升職的喜悅尚未褪去,盧-超卻發現一件煩心事。她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里,關于社保和福利待遇的條款竟然約定盧-超的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按長壽區社會保險局規定最低參保基數1350元/月投保,醫療保險按長壽區社會保險局規定最低參保基數800元/月投保(社會保險繳納基數每年隨政策調整而調整)。
自己的工資明明是3000元,為何在繳納保險時卻按照最低參保基數繳納?原來,這是該公司的“潛規則”,所有員工無論工資高低,一律按照最低參保基數繳納社會保險。對于這樣的“霸王條款”,其他員工忍氣吞聲,但盧-超不愿保持沉默。2014年,盧-超向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長壽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支持盧-超訴求,判處該置業發展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1.9萬元。該公司對判決結果不服,上訴至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重慶一中法院審理后認為,為員工代繳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盧-超與某置業公司在勞動合同中關于變更社保繳納標準的約定違反《勞動法》和《社保征繳條例》,是無效條款,沒有法律效力。該公司未按盧-超的實際工資水平繳納社保費用,屬于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形,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據此,重慶一中院日前依法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該案承辦法官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章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章第十二條規定:“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依法繳納社保費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對于社保費用繳納的標準也有強制性規定,既不屬于勞資雙方可以協商的范圍,也不屬于勞動者可以自愿放棄的權利。
法官指出,用人單位只有依法為全體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合法經營,才能避免法律風險的產生,否則將承擔高額的違法成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赴韓整形失敗如何來維權
2020-12-08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是什么
2020-12-03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