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詆毀與一般侵犯名譽權行為區分有哪些?
1、民事責任調整法律不同
商業詆毀是由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定、調整;名譽權是由民法通則所規定,受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所調整。
2、侵害主體不同
商業詆毀:商業詆毀侵權主體須為經營者,且與被侵害方在商業活動中具有競爭關系;名譽權侵權:一般侵權主體,無身份限制。
3、侵害對象不同
商業詆毀:侵害的對象是商業活動中的競爭對手;名譽權侵權:無限定,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4、賠償損失的計算標準不同
商業詆毀:實際損失或所獲得利益確定,包括合理開支;名譽權侵權: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以按照確因侵權而造成客戶退貨、解除合同等損失程度來適當確定;公民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商業詆毀行為表現有哪些?
現實生活中商業詆毀行為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利用散發公開信、召開新聞發布會、刊登對比性廣告、聲明性廣告等形式,制造、散布貶損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虛假事實。
2、在對外經營過程中,向業務客戶及消費者散布虛假事實,以貶低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詆毀其商品或服務的質量聲譽。
3、利用商品的說明書,吹噓本產品質量上乘,貶低同業競爭對手生產銷售的同類產品。
4、唆使他人在公眾中造謠并傳播、散布競爭對手所售的商品質量有問題,使公眾對該商品失去信賴,以便自己的同類產品取而代之。
5、組織人員,以顧客或者消費者的名義,向有關經濟監督管理部門作關于競爭對手產品質量低劣、服務質量差、侵害消費者權益等情況的虛假投訴,從而達到貶損其商業信譽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于企業來說,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會遭遇被人商業詆毀的行為,這種行為和一般民事侵權是有區別的。兩者觸犯法律、侵犯手段方式、造成法律后果及侵犯對象都不同。一般侵權涉及民事責任,而商業詆毀則構成行政乃至刑事責任。
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商業秘密權范圍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第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工商行政處罰步驟有哪些
2021-02-22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01涉外離婚訴訟有什么風險
2020-12-10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作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2-15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