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樣構成侵害名譽權?
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因此,在具體認定行為人是否侵害他人名譽權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確定:
1、行為人主觀有過錯。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
2、行為人行為違法。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3、存在損害后果。由于名譽權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譽權的損害后果與一般侵權后果的表現有所不同,前者較為隱蔽,且舉證比較困難。如公民因加害人行為導致社會和他人對其品德評價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為導致商譽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終止等。我國還沒有明文規定名譽權損害后果的具體表現形式,而涉訴的名譽權案件也一直由法官自由裁量,對于是否存在損害后果及后果嚴重性,沒有法定和統一的衡量尺度,這也是完善名譽權保護制度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二、哪些情況可以認定構成侵犯名譽權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在現實生活之中,某個體或是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情形是比較常見的,受害者會因為名譽權受損,但是自己可以獲得的經濟收入減小,故此侵犯他人名譽權的主體,在承擔賠償責任時,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采取適當的行為恢復對方的名譽。
新聞報道侵犯他人名譽權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侵害民法總則烈士名譽權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2-02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