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2005年7月,李某(男)以8萬元(其中5萬為父母支助)付了首付款,按揭購買了一套住房,產權為其本人。后經人介紹與張某(女)建立戀愛關系,并于同年12月辦理了結婚登記。婚后,以夫妻共同收入償還銀行貸款本金及其利息,2009年7月還清貸款并取得房產證。婚后兩人經常為家庭瑣事發生爭吵,并且愈演愈烈,雙方開始認識到婚前沒有感情基礎。2009年10月,李某起訴要求離婚,張某同意離婚,但以自己參與房貸還款,該房產屬夫妻共同財產為由,要求對房產進行分割。李某以房產登記在自己名下屬于個人所有為由,拒絕將該房產進行分割。[分歧]該房產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第一種意見認為,依照《婚姻法》解釋(一)第19條規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該房產系李某婚前支付了首付,并明確了產權為其本人,應為李某個人財產,夫妻離婚時只需補償張某還貸款即可。第二種意見認為,該房產屬夫妻共同財產,理由是不動產物權的取得應以登記為要件,該房產權為婚后實際取得,且該房產為婚后共同償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應歸夫妻共同所有。第三種意見認為,該房產應為夫妻按份共有。即該房產一部分為李某婚前個人財產,其份額比例由首付款占總價款的比例而定,其余部分則為夫妻共同財產。主張的根據是房產價值里包含的財產價值一部分是來源于婚前,一部分是來源于婚后。[管析]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一、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時李某還未認識張某,自然不可能贈與雙方,所以該部分應為李某個人婚前財產。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該房產雖為李某婚前支付了首付款,并明確了產權人。但該房產的還貸是由夫妻共同財產支付,并取得了該房產的所有權;反之,如果沒有夫妻共同財產的支付,則不可能取得該房產。所以應認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部分為夫妻共同財產。作者:陳*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合同解除的情況
2020-12-03醫院漏診應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3-07擔保過期法院怎么處理
2021-02-13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社會團體能否強行變更法人
2020-12-11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如何解除訴訟保全擔保申請
2021-01-16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