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今年4月23日,律師劉某在武昌站準備乘坐K1168次列車到襄陽,在武昌站候車時,遭遇列車晚點3個小時,劉某作為一名維權意識較強的職業律師,又曾當過民事法官,在一群律師朋友的支持下,要求武漢鐵路局賠償500元損失費,并賠禮道歉。
[法律解讀]
對于此類民事糾紛案件襄陽鐵路運輸法院并非首次受理。在審理過程中,法官耐心疏導、細致地做雙方當事人的工作。雖然此案被告武漢鐵路局最終因不可抗力免責,原告劉某的訴訟請求被駁回,但法院的調解工作一直貫穿案件始終,并通過反復釋法說理,使雙方當事人都開始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案件宣判后,被告代理人主動找到原告劉某真誠地賠禮道歉,而原告也體諒了鐵路部門的難處,并對該院民事判決書的說理部分表示贊賞。劉某認為,判決書中的說理部分客觀真實,訴訟請求雖未予支持,但引起了鐵路運輸部門的警醒和重視,案件并未完全“敗訴”,自己的官司沒有白打。
國內尚沒有列車晚點賠償的明確規定,但國外有些國家已對火車晚點賠償做出了規定。
無論是《鐵路法》還是《鐵路旅客運輸規程》,都回避了晚點賠償問題。《鐵路法》由鐵路部門起草,《鐵路旅客運輸規程》直接由鐵道部制定,“部門立法”難免偏向部門利益,雖然社會輿論和中消協一再對“晚點不賠”提出批評,但這種批評根本無以撼動“鐵老大”的強勢地位。
按理說,乘客與鐵路部門之間是平等的民事關系,乘客花錢購買火車票,相當于與鐵路部門訂立了運輸合同,鐵路部門因自身原因違約,沒有將乘客按時送達目的地,就該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乘客和鐵路部門之間是一種運輸合同的關系,合同成立的依據就是乘客向鐵路部門購買的車票。在這個并不復雜的合同關系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也是明確而具體的。對于乘客而言,其義務主要表現在支付票款,對號入座;而鐵路部門的義務,則是保障旅客和貨物運輸的安全,做到列車正點始發正點到達。
《民法通則》規定,“合同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部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另一方有權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合同法》上就違約責任也有具體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中道路損壞需要賠償嗎
2020-11-14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房屋轉讓居間協議范本
2021-03-18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新興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26拆遷安置房如何補償
2021-03-05房屋拆遷什么情形下視為同住人
2020-12-24企業拆遷如何賠償,如何賠償拆遷企業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