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新《婚姻法》關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有利于保護弱者一方(特別是沒有勞動能力或勞動收入的一方)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維持夫妻關系和家庭關系的穩定。但是,通過具體分析,不難發現新《婚姻法》的有關規定或者體現了事實上的不平等,或者與相關法律規定存在一定的矛盾。
1.關于知識產權的歸屬問題
知識產權是人身權與財產權的結合,因此。一般認為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內容只能屬于創造者自己(如作者、發明創造者),只有其中的財產權內容可以轉移(繼承、轉讓、贈與等)。正是基于知識產權的一般特性,《婚姻法》第17條規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知識產權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但是,該規定的不足之處是只強調了“知識產權的收益”所得時間,卻忽略了“知識產權”的取得時間。于是,就有可能出現兩種不公平的現象:一是一方婚前取得的知識產權,婚后獲得收益則歸夫妻共同所有;二是一方婚后創作或者創造并取得的知識產權,離婚后獲得收益卻又只歸一方所有。顯然,在前一種情況下,對取得知識產權的一方不利;在后一種情況下,則對取得知識產權的配偶對方不公。
2.關于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歸屬問題
根據新《婚姻法》17條和第l8條的規定:夫妻一方繼承所得的財產為法定的夫妻共同財產范圍。一方因遺囑繼承或者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合同中明確表明歸夫或妻一方所有,則為夫或妻一方所有;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合同中沒有明確表明歸夫或妻一方所有,則為法定的夫妻共同財產范圍。
與1980年《婚姻法》的有關規定相比,新《婚姻法》的這一規定已考慮到配偶一方因繼承或接受贈與所得財產與一般婚后所得的不同性質,但是仍不徹底。
(1)不符合國際通例。就夫妻共同財產范圍規定方面看,大多數國家法律——不論是屬于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都規定夫妻一方繼承或受贈的財產屬于個人。
(2)與我國《繼承法》的規定不一致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不論是法定繼承還是遺囑繼承,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如果將夫妻一方依法“繼承的財產”f包括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作為法定的夫妻共同財產,等于擴大了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繼承法》的規定相矛盾。而遺囑繼承則體現了強烈的個人意志性,遺囑人將其財產指定由特定的人繼承,體現了其財產處分權。如果將夫妻一方因遺囑繼承而得到的財產視為夫妻的共同財產,無異于變更了遺囑,這不僅違背了遺囑人的意愿,限制了其對財產的自由處分權,而且與民法的基本原理和規范相沖突。
(3)與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不協調。根據《合同法》對贈與合同的規定,贈與可以附義務,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所附義務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并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如果某一受贈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接受了一項附義務的贈與,但在財產權利轉移以后(此時該項財產已屬夫妻共同財產)沒有履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便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但此時受贈人已與其配偶離婚,其配偶分走了贈與財產的一部或全部,這樣將導致贈與人返還財產的要求無法實現,使贈與人的交易安全沒有得到保護。贈與(包括遺贈)是當事人行使財產處分權的一種合法形式,如果將夫妻一方受贈的財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實際上是對這種權利的限制和否定,違背了贈與人的意思,與民法關于財產權的規定相矛盾。
3.夫妻個人財產制的缺陷
新《婚姻法》第18條的規定,符合我國夫妻財產關系所呈現出的多元化、復雜化的發展趨勢,也有利于正確處理婚姻財產糾紛。但是,其中有關“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為夫妻一方財產的規定值得討論。
從實踐來看,夫妻雙方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的不同,導致他們的生活要求不一樣,因而,各方購買的專用生活用品的價值大小則不一樣。假設甲、乙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甲生活很講究,特別愛穿著打扮,那么,甲就會不惜高價購買自己的專用生活用品,如高檔服飾或首飾。而作為丈夫的乙,雖然工作辛苦,工資收也很高,但是,其生活要求簡單,因此,沒有特別的、高檔的專用生活用品。如果一旦二人離婚,根據新《婚姻法》第18條的規定,甲用屬于法定夫妻共同財產——乙方的工資購買的專用生活用品價值數萬,但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而歸甲個人所有;乙雖然工資收入高,但是,用工資購買的屬于個人專用生活用品的價值相當小。顯然,在這種情況下適用新鏹姻法》的有關規定對乙十分不利,顯失公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板不出工傷認定證明也沒買社保怎么辦
2020-12-06哪些必須先復議后訴訟
2020-11-25代理人身損害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13轉讓專利權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13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