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好意施惠能否減輕責任?
1、施惠者在故意或重大過失下承擔全部或部分責任。
施惠者在主觀故意的情形下應承擔全部責任,在重大過失下根據過失程度及案件實際情況決定責任承擔的大小。
2、施惠者為一般過失或雙方均無過錯時,由受惠者自負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風險無處不在,人們認識到風險,也自愿承擔這些風險。當個人單獨從事危險活動時,由自己承擔風險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如果與他人共同從事危險運動時,風險由誰承擔?如果受惠者的風險責任由施惠者承擔,那么,施惠者的風險應該由誰承擔?車主要承擔包括乘車風險在內的諸多風險,但是,作為好意同乘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就享受了像車主那樣的便利與快捷,而且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與責任,對兩者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法律是調整不同群體利益沖突的技術和方法,法律的公平與公正是相對的;當利益沖突無法協調時,法律的價值傾向是保護多數人利益、犧牲少數人利益,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做好事還要承擔責任,與人們的是非觀念和評價標準相違背。
3、好意施惠者不能因先前的“好意”減輕責任。
有觀點認為,依社會公平觀念,施惠人無償施惠而有侵權行為時,類似于無償契約,故其責任應相對減輕;也有觀點認為,對人的生命健康權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僅將其限定于故意和重大過錯。第一種意見顯然混淆了好意施惠行為與后續的侵權行為。好意施惠行為中施惠人的“好意”僅限于施惠行為時的主觀狀態,正因為施惠人僅僅是出于“好意”這一主觀情誼要素,使該行為因欠缺法律行為意思表示要素而得到特殊介定,此時,施惠行為本身不受法律調整。當“好意”通過施惠行為得到實現后,我們不能再以“好意”來重復評價其后造成的侵權行為。侵權責任要考慮的是侵權者在實施侵權行為時的主觀過錯對侵害結果的影響,而行為人的“好意”與行為人的“善意,注意義務”是兩個不同的主觀范疇,談到行為性質時,考慮的是“好意” ,談到侵權責任時考慮的是“善意,注意義務”,因此,好意施惠人的侵權責任不能因先前行為的“好意”而減輕。
綜合上面所說的,好意施惠雙方是沒有任何利益沖突的,從而也是為了幫助他人,但這種情況如果發生了事故,造成了他人的受傷,那對于好意施惠的一方就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案件的情況不大,從而也會結合好意施惠的條款來進行考慮減輕刑法。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施惠發生損害施惠人是否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狗狗丟了能報警嗎
2020-12-20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