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糾紛的具體含義
當事人因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以及其他有關土地的權利歸屬問題發生的爭議。具體而言,就是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同時對未經確權的同一塊土地各據理由主張權屬,根據各方理由難以解決的土地權屬矛盾。
二、常見土地確權糾紛處理原則
(1)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的原則
土地權屬爭議產生的原因很多,但多數是因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所引起的,這種情況在集體組織之間的土地權屬關系中十分常見。引起這類爭議的主要原因有:①歷史上鄉、村、社、隊、場因合并、分割、改變隸屬關系等行政建制變化遺留的權屬未定、權屬不清;②因過去的土地開發、征地退耕、興辦或停辦企事業、有組織移民形成的權屬不清;③因過去無償占用或“一平二調”造成的權屬爭議;④地界不明,包括過去無償劃撥荒山、荒地時未計算面積和劃定地界,歷史上無地界標志或地界標志不明,新劃地界不清或不合理,興修水利、平整土地、開荒、更改河道等造成地界變化等情形。這些爭議的普遍特點,就是土地占有現狀缺乏權屬依據或者權屬依據難以證明。處理這類糾紛,應當從歷史出發,摸清爭議土地的歷史發展變化,查明引起變化的事實背景和當時的政策依據,確定爭議產生的原因,以合理劃定地界、確定權屬。
(2)現有利益保護的原則
土地權屬爭議處理前,土地權利處于不確定狀態,因此,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現狀,不得破壞土地上的附著物,爭議雙方應本著保護現有利益的原則,不得有任何破壞土地資源、阻撓爭議解決的行為。在涉及歷史原因的集體土地爭議中,如歷史事實不清、相關證據或政策依據不明,應以土地實際占有的現狀為根據確定土地的權屬關系。在國有土地因重復征用或重復劃撥引起的土地爭議中,也應本著“后者優先”的原則,按土地利用現狀確定權利歸屬。
(3)訴訟解決以行政處理為前置的原則
政府處理在土地權屬糾紛解決方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土地確權是一項政策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工作,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基于對本行政區的土地狀況比較了解,對發生的爭議,能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面對現實,以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規章為依據,及時、公正地解決土地權屬糾紛。因此,土地權屬爭議的解決,應先采用行政處理的方式,只有對行政處理不服,當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常見土地確權糾紛處理原則是怎樣的”的法律知識。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我國的法律法規是規定了土地糾紛處理辦法的,所以,大家在遇到土地糾紛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處理,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大家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還報銷款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6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個體戶自己刻章犯法嗎
2021-03-11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