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給他人起外號不算侵犯人格權益,但構成了侵犯姓名權,侵犯姓名權是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從法律上來講,姓名權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當然,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戶籍機關正式登記的本名,比如說筆名、藝名等等。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享有姓名權的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二、侵犯姓名權的表現有哪些?
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以上就是給他人起外號行為的侵權認定,對于相關事項的處理,應當首先對侵權的證據進行搜集處理,涉及到侵權行為的處理應當以法律的手段來進行維權,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合法的界定,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姓名權和名稱權有哪些區別
姓名權立法解釋是怎樣的
哪些情形不侵犯肖像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顯名股東與隱名股東協議的效力
2020-11-21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過程是怎么做的?
2021-02-16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股東可以將土地流轉給公司嗎
2021-02-25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的
2021-01-14公房承租人去世后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
2021-01-13企業拆遷補償收入交稅是怎樣的標準
2021-03-24拆遷補償收入企業所得稅繳納哪些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