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的損害具有廣泛性,主要表現在對環境的破壞、對他人權益的侵犯。環境污染法律條文中明確指出,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造成因環境污染而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就要承擔民事責任。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環境污染侵權法律條文有哪些。
一、環境污染侵權法律條文
《民法通則》對各種環境污染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作了原則規定。
第124條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第10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134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 停止侵害;
(2) 排除妨礙;
(3) 消除危險;
(4) 返還財產;
(5) 恢復原狀;
(6) 修理、重作、更換;
(7) 賠償損失;
(8) 支付違約金;
(9)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 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第123條關于高度危險作業的民事責任規定、第130條關于共同侵權民事責任的規定、第83條關于不動產相鄰關系的規定等,也與環境污染侵權責任有關。結合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司法實踐,《民法通則》第134條列舉的承擔民事責任的十種形式中,適用于環境污染案件的有五種,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二、環境污染侵權損害賠償的民法依據民法在環境保護中有其獨特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1、在環境保護方面,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因污染致害而引起的民事關系,解決一部分人污染環境導致另一部分受到損害這一社會問題,通過追究加害人的民事責任,實現社會公正。
2、通過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使污染行為得到及時制止,污染危害被停止、排除,受污染的環境盡快得到恢復。
3、通過對侵權者進行懲罰,增強企業事業單位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廣大群眾,使全體公民更加自覺地保護環境,使環境保護真正成為公民的一項義務,從總體上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4、通過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既可以排除環境污染危否,又彌補了受害人約損失,實現公平。
環境侵權行為多數會侵害或損害他人的財產權利或環境權益,因而環境侵權行為人需要以自己的財產來對其不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后果負責,即“誰損害,誰賠償”所以,“環境侵權民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形式,且多表現為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這種民事責任形式適用的最為普遍” 。
了解了環境污染侵權法律條文之后,大家對于環境污染侵權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認識。并不是損害了他人權益就必須要承擔民事責任,對于不可抗力這類情形而造成的損害,法律規定是不用承擔責任,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西藏律師。
環境污染罪怎么認定
環境污染罪的司法解釋
什么是環境污染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羈押后怎么辦
2021-02-03股民能參加股東大會嗎
2021-02-06夫妻買房出資證明有哪些,如何收集夫妻買房出資證據
2021-01-11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