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婚約財產的范圍及處理:
婚約財物糾紛的處理,既有法律規定,更須明確財物的范圍。在按照當地習俗訂立婚約之前,雙方所產生的財物往來無論數額之大小,均屬禮尚往來之行為,屬互贈行為,無須返還。訂約時直至以后的彩物往來,則應區別給付之性質,區別處理。
第三人的贈與均系迫于習慣勢力的影響,并非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一旦婚約解除,第三人贈與的實質條件即不復存在,原贈與歸于無效,均應返還。婚約雙方互贈之財物,大多數國家法律認為雙方互贈之財物為不當得利,贈與方可以請求返還。
第二、婚約財產案件訴訟主體的確定:
目前,起訴至法院的婚約財物糾紛案件訴訟主體比較混亂,有的以誰贈與誰為原告,有的是以婚約雙方,對此,應予統一。
婚約財物的給付是按照當地風俗而為的一種行為,無論是雙方父母,亦或媒人的參與,均為一種形式,是一種婚約財物贈與的中間人,是代理一方的行為。是基于婚約雙方相信其有代理權的行為,即為表見代理行為,表見代理所產生的法律后果,系婚約雙方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當然也包括婚約雙方親屬以該方所為的贈與行為,對方親屬以婚約名義所接受的行為。據此,婚約財物糾紛案件應以婚約雙方為當事人。
第三、婚約財產的相關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借婚姻關系索取的財物,離婚時,如結婚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的行為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離婚為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多少日內做出工傷認定決定
2021-01-17離婚后多久可以賣房子
2020-11-17農村危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征地拆遷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土地承包合同中委托人范圍是什么
2021-02-26空掛戶能享受戶口所在地的拆遷安置嗎
2021-01-27拆遷時果樹怎么陪償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