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國政府也意識到了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因此政府也出臺了許多保護環境的法律,也將保護環境納入了國家戰略建設之中。對于一些污染環境的個人企業,也有相應的處罰,比如污染環境罪,而污染環境罪中有害物質也有其鑒定的標準。下面小編將闡明其標準。
一、什么是污染環境罪?
污染環境罪是指違反防治環境污染的法律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后果嚴重,依照法律應受到刑事處罰的行為。污染環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修正案八》)罪名做出的補充規定,取消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為"污染環境罪"。該罪具體的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有害物質。
二、污染環境罪中有害物質的鑒定標準是什么?
2013年6月19日起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于“有害物質”的范圍和認定標準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該司法解釋第十條規定有害物質是對機體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的作用,因而損害機體,引起功能障礙、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質。有毒物質可分為無機毒物和有機毒物兩大類。如汞、鉛、砷、鎘、鉻、氟等屬于無機毒物,其中有許多能在生物體中富集積累。有機毒物如酚、氰、有機氯、有機磷、有機汞、乙烯等。下列物質應當認定為“有害物質”:
(1)危險廢物,包括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廢物,以及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
(2)劇毒化學品、列入重點環境管理危險化學品名錄的化學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學品的物質;
(3)含有鉛、汞、鎘、鉻等重金屬的物質;
(4)《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附件所列物質;
(5)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環境的物質。
總而言之,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的關于鑒定有害物質的相關規定,便于執法機構根據該標準,對那寫造成環境污染的個人或單位進行量刑,也明確了環境污染罪中有害物質的范圍,也警示那些污染環境的人員。
污染環境行為有哪些 ,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環境污染司法解釋2020
環境污染事故等級劃分的標準是什么?怎么劃分環境污染事故等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會團體能否強行變更法人
2020-12-11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因地鐵拆遷,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拒絕拆遷嗎
2020-12-16營業房拆遷時,置換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