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合同是否有效依據合同法還是民法通則
同的效力,又稱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賦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約束當事人的強制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在法律上產生既定力和約束力,無效合同不產生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這是《民法通則》規定的有效合同標準。判斷一個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應主要依據上述《民法通則》所規定的條件,當事人簽訂合同時同時具備上述條件,便確認合同有效。
一、民法總則與合同效力有沖突時怎么辦
我國對于合同效力的判定在合同法中作了相關的規定,一般情況下,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特殊法優于一般法,這是解決法律沖突的一般原則。合同法是民法的特殊法,也可以說是專業法,而《民法通則》是調整民事事務的一般法,所以在兩者發生沖突時適用《合同法》。
二、合同法規定合同無效的幾種情形
(1)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之規定,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為發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生的。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9條的規定,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也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損國家利益時,該合同才為無效。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串通一氣,共同實施訂方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判定合同是否有效依據哪些法律類型。判定合同是否有效是需要結合很多的法律類型,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合同的具體類型進行判定,合同的有效性直接回影響到合同的實施。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況不能辦理再貼現
2020-12-26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