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于自然環境的管理一直都是非常嚴格的,而且對于保護環境設立了許多的相關法律法規,但在此情況下還有不少個人和企業在進行著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的事情,當然如果被有關部門發現的話是會受到相應處罰的,對我們自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環境污染訴訟評估時間最長是多久呢?
環境損害訴訟最長時效是多少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所以,綜合以上法律,一般環境損害賠償的時效是3年,最長訴訟時效沿用民法通則二十年的規定,這是一個不可變的除斥期間。
這里的問題首先是,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將二十年最長訴訟時效期間表述為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將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三年訴訟時效表述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受到損害”時起計算,二者不一致。前者著眼于主觀認識意義上的法律權利是否受到傷害,后者著眼于客觀存在意義上的財產或身體健康是否受到傷害。其次,二十年對于環境污染受害者的求償來說,第一,本身也不夠長,已知的日本富山痛痛病病因自初次發現患者到政府確定歷時22年,熊本水俁病的病因確定經過15年,未知的環境污染引發的損害原因的查明,又有誰能保證會比這更樂觀一些呢?第二,由于本身的不夠長,因而也就不能彌補三年時效短的缺陷。
環境保護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雖說污染環境對當代人來說可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對于后人來說當代的環境污染會直接限制他們的發展,如果無法處理的話可能還會導致后人沒有生存空間,人類無法繼續發展,所以環境污染的問題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努力解決的。關于環境污染訴訟評估時間的問題,一般要根據案件的發展速度來看。
如何作出污染環境罪明知認定?
污染環境罪如何申請緩刑
污染環境罪一般怎么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建房以罰代批有效嗎
2021-01-29勞務派遣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3-18婚后父母出資買房屬于個人財產嗎
2021-03-03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如何辦理土地承包證
2021-03-10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1-01-27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