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同一片土地,所以環境保護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來共同保護。環境污染的危害是巨大的。很多時候它都是潛在的,不容易被發現的。危害常常都是很長時間才顯現出來,但其實它很早就已經潛伏在我們的身體中,最后聚少成多,從而引發身體的病變。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他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時效期間為多久?
一、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幾年
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二、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責任的確認是實行無過錯的責任原則。無過錯的責任原則是指一切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或個人,只要客觀上造成損害結果,即使主觀上不是故意和沒有過失,也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也就是說,致害者無論有無主觀過錯,行為有無違法,排污有無超標,都不影響賠償的責任成立,只要致害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賠償損害即可成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和第一百二十四條也確認了這一賠償原則。
三、賠償損失
《民法通則》第124條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根據《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其他單行法規的有關規定,對因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受害人只需證明自己的損害,不論污染單位有無過錯,都應對其污染造成的損害結果承擔民事責任。完全由于戰爭行為、不可抗力引起的,而已經過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的污染損害,污染單位免予承擔賠償責任;完全由于第三人的故意或過失造成污染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
賠償損失包括:污染造成財產的直接減少或滅失;損害人體健康所支付的醫療費、護理費、必要的營養費,誤工工資、獎金、交通費以及因受害人自行消除污染、排除危害而實際支付的費用。因污染損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不作賠償,但可根據是否預見將來必然獲得的財產或利益等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補償。污染損害應賠償全部實際損失,但往往致害者的經濟承受能力難以做到,目前污染損害糾紛的賠償常常沒有100%,所以賠償問題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我們身處的環境現在是薄弱的,很容易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必須要時刻注意我們身邊的環境,注意是否正在遭到破壞,一旦我們意識到我們身處的環境被破壞,我們就應該對環境破壞者提起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用合法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如何確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
如何認定環境污染的侵權責任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成人用品店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15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土地出讓費應該誰出
2020-11-22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全文
2021-02-03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中,非農業戶口怎么補償
2021-02-20剛買的二手房要拆遷怎么辦理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