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發展的加快,環境污染問題也成為不可忽視的存在。國家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對于環境的治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環境污染的行為達到一定標準的會構成犯罪。在污染環境的犯罪行為中,可能會存在主犯與從犯的區別,那么,污染環境罪的從犯會怎么處罰?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污染環境罪的從犯會怎么處罰?
我國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之所以如此規定,是因為從犯與主犯相比,無論是主觀惡性還是客觀危害,都要輕一些。因此,我國刑法規定的從犯的處罰原則具有科學根據。
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從犯的刑事責任是同主犯應負的刑事責任相比較而言,比主犯應受到的刑罰處罰要輕。
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從犯實際受到的處罰一定比主犯輕。因為主犯可能具有從輕或者減輕甚至免除處罰的情節(例如自首),當從犯沒有這樣的情節時,當然不應隨主犯的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而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及修正案(八)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從犯如何認定?
從犯是相對于主犯而言的。認定從犯,要從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活動中所處的地位、實際參加的程度、具體罪行的大小、對危害結果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去具體分析判斷,看其在共同犯罪中是否起次要的作用或者輔助作用。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參加了實施犯罪行為,但在共同犯罪活動中起次要作用;在犯罪集團中,聽命于首要分子,參與了某些犯罪活動,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參與實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動,但不起主要作用的,一般屬于從犯,例如參與盜竊時望風放哨。
一般來說,次要的實行犯罪行較輕、情節不嚴重,沒有直接造成嚴重后果。
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一般是指為共同犯罪行為事先提供方便、創造有利條件、排除障礙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
從犯是犯罪行為中起輔助作用的一方,而主犯則是起主導作用的,污染環境罪的主犯一般會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被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會處以一定的罰金,從犯則會在此基礎上作一定的減輕或免于處罰的處理。
城市環境污染有哪些
環境污染如何投訴
環境污染侵權原告的舉證責任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處是國家的司法證明機構嗎
2021-02-03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如何處理直播隱私問題
2021-02-17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婚約有法律效力嗎,怎么保護結婚自主權
2021-02-25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