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成污染環境罪主觀犯意還是過失犯罪?
污染環境罪的罪過形式屬于故意
刑法關于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罪過形式,除了污染環境罪外,均為故意犯罪。刑法修正案(八)規定了污染環境罪的新罪名,但并未明確規定污染環境罪的主觀罪過形態,對此,實務界有不同的認識。筆者認為,污染環境罪的主觀罪過形式,應該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目前,關于污染環境罪的主觀罪過形態爭議,實質上涉及對污染環境結果的不同認識。污染環境結果的發生,大多數情況下需要經過一定年限或者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顯現,目前科學技術手段很難確定污染結果是否發生,那么,對于污染環境的行為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的結果,一般人不具備預見能力,對于無法預見的事情,刑法就不能苛責行為人的主觀狀態。根據刑法理論中主客觀相一致原則,必須對犯罪構成要素有主觀上的認識才能定罪,那么,在污染環境罪中,在對污染結果無法預見的情況下,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否突破了刑法罪過原則,筆者認為并非如此。雖然行為人對環境污染后果的主觀形態難以判斷是故意還是過失,但其對污染環境的行為是故意的,也就是說,行為人對污染環境行為形成的“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后果”的危險狀態是能夠預見的,于此就可以認定行為人的主觀狀態是間接故意。
污染環境罪主觀方面概述
污染環境罪的主觀方面具體可以表述為:行為人應當預見到自己的排放、傾倒或者處置行為可能導致嚴重污染環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可以避免,以致嚴重污染環境的危害結果發生。行為人在實施污染環境行為(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時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過失的,但是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嚴重污染環境)所持的心理狀態是過失。
(一)過失和故意的判斷的重要性 過失和故意是行為人的主觀心態,司法實踐中判斷難度較大。如果行為人在實施排放、傾倒或者處置行為時,對于行為所持的心態是故意,那么關鍵就在于判斷其對環境污染危害結果所持的心態,如果是過失,則構成污染環境罪,如果是放任(在實踐中很少見“希望”態度),則構成故意,那么就不能作為污染環境罪處理,而一般會作為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處理。 上述判斷過程,在實踐中不是很好把握,導致很多環境污染的犯罪傾向于采用“倒推”的方式定案:如果行為的危害結果很嚴重,就不按過失犯罪處理,在司法實踐中便認定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持放任態度,行為人的主觀心態為間接故意,最后判決行為人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或者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以達到提高刑罰的目的。
二、構成環境污染罪的后果
《刑法》
第三百三十八條 【污染環境罪】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刑事拘留后可能面臨刑事審判以及之后的刑事處罰。當然,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也有可能因為證據不足等問題,做出撤案、不起訴或者無罪判決而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受到刑事處罰。因此,應積極刑事自己在各個階段的辯護權,必要時可以委托律師進行辯護,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刑法條文】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于當事人已經構成環境污染罪的,其行為在法律上是屬于故意為之,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一般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特別嚴重污染,則需要承擔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時還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處罰金。希望廣大群眾人人愛護環境,共同保衛家園。
如何治理環境污染?減少環境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確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
企業環境污染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具有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熟悉交通事故和保險法律事務、人身損害、勞動爭議和工傷事故、婚姻家事等各類民商事法律制度和刑事辯護以及其它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熟悉各類公文,并在法律文書的起草、審查、修改等非訴訟業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執業期間曾擔任諸如盜竊罪、詐騙罪、交通肇事罪等多起刑事訴訟案件的辯護人,憑借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盡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此外,本律師常年為人保公司、人壽公司等單位提供法律服務,曾代理多起訴訟案件,憑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服務單位的良好口碑。作為一名年輕律師,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是我的工作風格,進而為各類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