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園暴力的特點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根據這一規定,我們可以看出,校園傷害事故有如下特點:
1、校園的范圍主要包括幼兒園、學校未成年學生等教育機構。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的中、小學校或幼兒園,對在校未成年學生均負有教育、 保護義務,是發生校園事故的主要場所。高校在校學生一般均已成年,其在校期間受到的傷害,應按一般侵權處理。
2、校園事故是發生在“在校期間”的有關事故。在校組織的與教學有關的其他活動期間,如在校上課、出操、開運動會,或者在校春游、參觀等,但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放假期間等情形,則不應認定為在校期間。
3、校園事故的性質是對未成年學生造成認識損害的侵權事件。如果事故僅造成未成年學生的財產損害,而并未造成未成年學生的人身傷亡后果,則應按一般侵權處理。
4、校園事故中的加害行為人包括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其他學生、校外人員等,當然,在有些情況下,并沒有具體的加害人,而是由于自然因素、設施老化、未成年人的特殊體質等原因,也有可能引發校園傷害事故。學生在校打架學校責任主要看學校有沒有過錯,學校沒有盡責有過錯的應該承擔責任。
二、學校責任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3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3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40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傷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所以,關于校園暴力責任在學校的觀點是錯誤的,有的案件確實是校園監管不力,但是有的案件并不是校園的責任,這應該看校園暴力發生的時間以及地點。如果校園暴力發生在學校上課期間,那么就是學校的責任,如果發生在校外不是學校上課期間的,就不是學校的責任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撫養費付到多少歲
2020-12-21模擬拆遷協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06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什么是保證擔保,什么是保證保險,這兩者區別是什么
2020-11-18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