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園暴力的特點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根據這一規定,我們可以看出,校園傷害事故有如下特點:
1、校園的范圍主要包括幼兒園、學校未成年學生等教育機構。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的中、小學校或幼兒園,對在校未成年學生均負有教育、 保護義務,是發生校園事故的主要場所。高校在校學生一般均已成年,其在校期間受到的傷害,應按一般侵權處理。
2、校園事故是發生在“在校期間”的有關事故。在校組織的與教學有關的其他活動期間,如在校上課、出操、開運動會,或者在校春游、參觀等,但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放假期間等情形,則不應認定為在校期間。
3、校園事故的性質是對未成年學生造成認識損害的侵權事件。如果事故僅造成未成年學生的財產損害,而并未造成未成年學生的人身傷亡后果,則應按一般侵權處理。
4、校園事故中的加害行為人包括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其他學生、校外人員等,當然,在有些情況下,并沒有具體的加害人,而是由于自然因素、設施老化、未成年人的特殊體質等原因,也有可能引發校園傷害事故。學生在校打架學校責任主要看學校有沒有過錯,學校沒有盡責有過錯的應該承擔責任。
二、學校責任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3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3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40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傷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所以,關于校園暴力責任在學校的觀點是錯誤的,有的案件確實是校園監管不力,但是有的案件并不是校園的責任,這應該看校園暴力發生的時間以及地點。如果校園暴力發生在學校上課期間,那么就是學校的責任,如果發生在校外不是學校上課期間的,就不是學校的責任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病可稱為婚前隱瞞
2021-02-10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生效
2020-11-18合租房現攝像頭怎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1-01-29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