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香洲區律師 拉薩律師 南市區律師 無極縣律師 上城區律師 東城區律師 硚口區律師
旅游糾紛往往發生在旅游者和旅旅行社之間,而在他們之間發生的旅游法律關系中,旅游者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法律是保護弱者的規定,在發生旅游糾紛時旅游者要怎么去維護其權利呢?以下我們就對發生旅游糾紛的解決辦法進行相關了解
一、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糾紛
所謂協商,是指發生爭議的當事人之間,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的友好商量來解決雙方之間存在的糾紛。當事人之間通過協商解決糾紛,是我國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有利于維護當事人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有利于節省社會資源特別是司法資源,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根據本條的規定,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發生糾紛,可以通過“雙方協商”的途徑解決。
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發生糾紛以后,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彼此之間的糾紛,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則。這些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自愿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的原則。所謂自愿原則,是指民事權利義務的確定、當事人權利的處分等事項,由當事人通過協商自愿決定。自愿原則是民事法律中民事主體意思自治原則的反映,體現了民事活動的基本特征,其核心內容是民事法律關系如合同的形成以及通過合同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等,尊重當事人的意愿,由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愿約定和處分,他人不得干預。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旅游糾紛,應當遵循自愿原則,即充分尊重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的意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2、平等原則。
所謂平等原則,是指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在旅游服務合同的訂立、履行、責任承擔等過程中,是平等的當事人。民法通則第三條中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合同法第三條中也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旅游糾紛,應當遵循平等原則,即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不論具有何種身份、擁有何種經濟實力,相互之間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是獨立的、平等的當事人,沒有高低、從屬之分,一方當事人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當事人。
3、公平原則。
所謂公平原則,是指當事人之間在訂立合同、處理糾紛時,應當合理確定雙方之間的權利與義務,使雙方的權利義務在總體上是對等的、平衡的。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合同法第五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旅游糾紛,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即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的糾紛,應當根據公平的原則合理確定雙方的責任,而不能倚仗自己的優勢條件,或者采取不正當手段,自己不承擔任何責任,強迫對方當事人獨自承擔全部責任等。
4、誠實信用原則。
所謂誠實信用原則,是指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處理合同糾紛的過程中,當事人都要遵循商業行為的基本道德規范,以誠待人、守信做事,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合同,以互諒互讓的方式處理糾紛。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合同法第六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旅游糾紛,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即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的糾紛,應當講誠實、守信用,不允許通過欺詐、蒙騙等不當手段牟取利益。
5、遵守法律和不損害公共利益原則。
遵守法律和不損害公共利益原則,也稱為公序良俗原則或者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即在當事人實施民事行為,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經濟秩序和公共利益。民法通則第六條、第七條以及合同法第七條中都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 “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旅游糾紛,應當貫徹遵守法律和不損害公共利益原則,即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的糾紛,應當在符合法律規定、符合商業道德、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予以友好解決。如本法第十四條中明確規定,旅游者在解決糾紛時,不得損害當地居民的合法權益,不得干擾他人的旅游活動,不得損害旅游經營者和旅游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等。
二、由第三人居中調解
所謂調解,是指發生爭議的當事人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請第三人居中進行調解從而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通過調解途徑解決糾紛,具有當事人自愿、程序簡便、迅速等特點,是我國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有利于及時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和糾紛。本法第九十三條專門就解決旅游糾紛作了規定,即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和有關調解組織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依法對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
三、申請仲裁
所謂仲裁,是指發生爭議的雙方當事人,根據其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后所達成的協議,自愿將該爭議提交中立的第三方進行裁判的爭議解決方式。仲裁是解決糾紛的一種重要方式,具有當事人自愿、程序簡便、迅速等特點。根據仲裁法第二條的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發生糾紛,通過仲裁方式解決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遵循當事人自愿原則。
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采用仲裁方式解決旅游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仲裁協議是雙方當事人自愿將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爭議提交仲裁解決的書面協議,包括仲裁條款和仲裁協議書兩類。
2、一裁終局制度。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即仲裁裁決一經仲裁庭作出即為終局裁決。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應自動履行仲裁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是,當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根據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3、仲裁的申請和受理。
(1)申請。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符合下列條件:有仲裁協議,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和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協議、仲裁申請書及副本。
(2)受理。
仲裁委員會自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將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并將仲裁申請書副本和仲裁規則、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答辯書,并由仲裁委員會按規定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四、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
所謂訴訟,俗稱“打官司”,就是指發生爭議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和判決,從而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
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發生糾紛,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爭議的,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交副本,同時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以上四種途徑就是發生旅游糾紛的解決辦法。在這五種方法中,各有各的優點和不足。旅游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利益實現的最佳途徑去選擇解決的辦法。其中訴訟是最后的方法,也就是說在選擇訴訟作為旅游糾紛的解決方法是要正確的懂得這五種方法的應運。
2020國辦印發《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旅游合同簽訂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簽訂旅游合同,哪些條款應該拒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案件司法解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22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