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方式有哪些?
根據我國目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主要有以下幾種維權的途徑。
1、協商解決
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
2、投訴、調解
投訴的定義: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爭議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解決。
投訴的形式:
消費者投訴可以采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都要講清楚以下內容:
一是投訴人基本情況。即投訴人的姓名、性別、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等。
二是被投訴方的基本情況。即被投訴方名稱、地址、電話等。
三是購買商品的時間、品牌、產地、規格、數量、價格等。
四是受損害的具體情況、發現問題的時間及與經營者交涉的經過等。
五是購物憑證、保修卡、約定書復印件等。
3、行政申訴
申訴的定義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以請求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行政程序解決爭議,與其他爭議解決途徑相比,申訴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的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二、保護機構
消費者權益保護機關有兩類:即行政執法機關和行業主管部門。
行政執法部門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技術監督部門、衛生監督管理部門、進出口商品檢驗部門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主要職責是:
(1)通過對市場經營主體的監督管理,制止違法經營,防止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的發生。
(2)通過對各類市場的監督管理,查處各種市場違法行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為消費者提供公平,安全的消費環境。
(3)通過對廣告的監督管理,查處虛假廣告和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合法權益。
(4)通過商標管理,查處商標假冒行為,為消費者選購優質商品創造條件。
(5)通過制止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打擊和查處各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6)指導消費者協會的工作。
隨著法律的不斷普及,每一位公民的法律和維權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消費者的權益也是十分重視的,維護此項權利不僅要通過消費者自身,同時也要依靠國家相關機關和機構來監督和規范,如果自身的權益被侵害后也要通過合法的途徑來維權。
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消費者權益受損向誰索賠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公證法律文書強制執行怎么申請
2021-01-19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