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處罰依據是什么?
1、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處罰依據是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二條 生產、銷售劣藥,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消費者如何維權?
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清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維權各項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購買前了解商品屬性。對于商品的種類、規格。性能、原材料、結構、合格證,出廠日期、消費期限、使用說明、售后服務等有關商品自身的情況以及商標、廠家、生產地、經銷者等關于商品生產經營者的情況應盡可能地了解。
3、保存購買憑證。購買后應盡可能要求銷售者出具發票、收據或其他書面的證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地進行索賠。
4、自動與商家協商。當發現購買商品與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時第一時間與商家協商溝通,指出自己的購買目的與產品不符合,申請更換或者退貨。
5、 網購-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從2014年3月15日起針對網上購物,商品不符合自己需求,買家可以在簽收日起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無理由退換貨的前提是該商品未被拆封。
6、 媒體曝光維權。針對有背景、有影響力的違法商家,各種協商途徑,各種維權受阻,可以通過各種媒體(電視臺、網站、微博等)曝光其違法行為,通過輿論的壓力和高層政府官員的重視來深度維權。
7、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8、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 消費者維權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作為消費者,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識,要有維權意識,不僅要學法、守法,還要用法,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消費者在購物消費時,要記得索要發票并保存好;
第三,在發生消費爭議時,要及時向律師等相關專業人員咨詢,尋求法律幫助;
銷售假冒偽劣的藥品和銷售假冒偽劣食品所面臨的刑事處罰,在參考依據上就有一定的差別。盡管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是有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可現在的社會環境就是各行各業幾乎都有假冒偽劣產品,不僅嚴重欺騙了消費者,民眾對國內產品質量也越來越失望。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假冒注冊商標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