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損害懲罰性賠償規定是什么?
侵權損害懲罰性賠償規定是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懲罰性賠償是一種集補償、懲罰、遏制等功能于一身的賠償制度。懲罰性賠償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彌補被侵權人的損害,而在于懲罰有主觀故意的侵權行為,并遏制這種侵權行為的發生。
我國1993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首次規定了懲罰性賠償,個別司法解釋也對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的欺詐行為人規定了懲罰性賠償。但就該條法律和相關司法解釋的性質之認識,學界一直存在爭議。在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起草過程中,立法部門和學界對于是否在我國侵權責任法中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進行了認真的研討,立法部門作出了一項比較謹慎的立法選擇,即只在極個別類型的案件(產品責任案件)中,在符合較為嚴格的適用條件(侵權人明知產品存在缺陷,被侵權人死亡或者遭受健康嚴重損害)的情況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責任,而不將懲罰性賠償作為一般的賠償制度作出規定。唯一規定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就是侵權責任法第47條:
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二、法律規定。
依據第47條,在產品責任案件中被侵權人除了有權依據侵權責任法第16條、第19條和第22條、第41條、第42條等條文的規定,請求財產損失賠償、人身損害賠償和(或)精神損害賠償之外,還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相應的懲罰性賠償”責任。正確理解這條法律,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規定性:
首先,這條規定只適用于產品責任案件,不適用于其他類型的過錯或者無過錯責任案件。也就是說,在我國侵權責任法中,懲罰性賠償規則是以例外或者特殊的形態存在的,而不是一種普遍的侵權責任方式,其與補償性的財產損失賠償、人身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完全不一樣,后三者具有普遍適用性。
其次,在產品責任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責任方式,要求作為侵權人的缺陷產品之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明知產品存在缺陷”的主觀要件。“明知”所表明的是侵權人對產品存在缺陷明確的、確定的知道這樣一種主客觀認知狀態,不包括“應知”或者“推定知道”。比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當時的企業高層得到了原料奶中被添加三聚氰胺的報告,但是采取隱瞞的做法。我們因此可以認定其對產品缺陷是“明知”的。故意追求或者放任損害后果的發生,肯定是明知的;重大過失情況下也可能是明知的,比如侵權人已經知道缺陷存在,但是考慮到節省成本而抱僥幸心理而放任缺陷產品的生產、銷售。
最后,在產品責任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責任方式,除了要求侵權人“明知”的要件外,還要求損害后果方面的要件,即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后果。只有同時完全符合第47條規定的懲罰性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才能判決侵權人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懲罰性賠償之適用,要求有被侵權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后果。第47條規定的他人“健康嚴重損害”是指殘疾或者臟器、肢體功能嚴重降低以及需要搶救、住院治療的危重病狀、對健康嚴重不利的長期慢性后果等。
真好處,日常生活當中如果發生一些侵權損害的行為是以當事人受到的損失,為范圍來做出一定的賠償,但實際上還存在著懲罰性賠償,這種賠償適用的條件是非常嚴格的,畢竟對當事人的處罰力度也非常大,比如說涉及到產品安全方面的問題可以使用。
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范圍、例外有哪些?
法律上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民法總則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過失犯罪是否屬于刑法中規定的共同犯罪如何處罰
2021-02-08房子被燒怎么賠償
2020-12-08二房東可以開房屋租賃發票嗎
2021-01-16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