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偽劣產品犯罪立案標準有哪些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量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 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 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注意事項
1、“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2、“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3、“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4、“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對于上述行為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
5、“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產品后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6、“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合格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
很多商家為了賺錢,對產品的質量把控的特別不嚴,有的是故意的把壞的產品當好的產品進行買賣,還有的就是冒充別人的產品進行買賣,這是一種嚴重違法的行為。消費者可以進行撥打消費者維護電話進行舉報來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非法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和工友鬧著玩誤傷是否要賠錢
2021-02-27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假冒注冊商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房產抵押需要哪些資料
2020-11-26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更約權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