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注冊假冒偽劣產品有什么責任?
1、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1)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2)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3)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4)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2、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主體是什么?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綜上所述,銷售注冊假冒偽劣產品,可能給消費者帶來人身傷害,根據嚴重程度不同,不法商家承擔的責任有民事賠償,行政乃至刑事責任。對不構成犯罪的,工商局對商家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嚴重的話吊銷營業執照。而犯罪的話,商家負責人面臨判刑的處罰。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要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能否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1-09房屋裝修合同簽約流程是什么
2021-03-22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