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觸犯的法律有哪些?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觸犯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列法規:
1、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七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下列規定:
1、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3、第一百五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其實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在生活當中的各行各業,不過有的時候也是因為消費者沒有通過正規途徑購買這些產品,比如說一些高檔化妝品,一般情況下消費者最好到實體店去購買,不過,電商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肯定也得承擔法律責任.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非法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正良律師具有較為深厚的法學功底及豐富的訴訟經驗,為眾多當事人挽回巨額的經濟損失并爭取到最大化的合法權益。從進入法律服務領域起,任正良律師即秉持著“專業、誠信、效率”的宗旨,對每一個委托人的境遇感同身受,對于律師來講,不只是一個案件這么簡單,而是會觸及到人生軌跡的變化,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疏忽。北京京騰律師事務所作為一家專門從事民商事領域的專業型律所,在婚姻家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法律顧問、非訴項目中皆取得極大的成就,以團隊化辦案模式、充分整合地區、行業資源,為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最為優質的保障!
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流轉青苗補償標準有什么規定
2021-03-21拆遷房屋賠償協議訴訟期是幾年
2021-02-07如何判斷是否在拆遷紅線范圍內
2020-11-25拆遷房產證和增宅房產證稅收有升么區別
2021-02-25常州市購買拆遷安置住房公積金提取要注意哪些
2021-01-22拆遷產權置換的司法解釋是什么
2020-12-22工業用地上的房屋,拆遷是應該如何補償
2020-12-15房屋拆遷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標準
2020-12-31公益征地賠償標準
2021-03-15茂名公路征地賠償標準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