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偶爾爭吵、打鬧算不算家庭暴力嗎?
欲圖結婚的男女雙方鮮有生活中所說的“受虐狂”。沒有任何一個人結婚是為了給自己制造生活的枷鎖。結婚是以男女雙方終身共同生活為目的的,換句話結婚預示著男女雙方對走到一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家庭暴力”應該是每一個追求結婚的男女都反對的。然而由于男女雙方自小的生活環境、人生觀念、受教育程度、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導致男女雙方在一起共同生活必然經歷各方面因素的磨合。因此夫妻在日常生活中的偶爾爭吵、打鬧屬于夫妻生活的正常的組成部分,不能等同于法律上規定的“家庭暴力”。
法律上規定的“家庭暴力”主要變現為: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因為行為人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
2、家庭暴力認定的誤區
誤區一:家庭暴力僅限于夫妻之間
家庭暴力,不僅僅指夫妻之間的暴力,還包括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家庭成員是以“戶籍登記的家庭成員”為準。
誤區二:家暴僅指對身體的暴力
家暴不僅指對身體的暴力,還包括對精神的暴力,但不包括財產性權利。
誤區三:施暴行為僅限于毆打等行為
毆打、捆綁及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都是施暴行為,比如一方將另一方鎖到居室,不準外出等。
誤區四:只要實施了暴力行為,就是家暴
家暴需要行為人主觀上是出于故意,如果僅是過失行為造成家庭成員受損,比如丈夫駕車不慎將妻子撞傷,就不應認定為家庭暴力的行為。
誤區五:打一耳光就是家暴
法律上認定的家庭暴力在結果上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并不是生活中因爭吵打了一耳光就是家暴了。
誤區六:家暴就是犯罪
刑法上規定有“虐待罪”,但是虐待并不等同于家暴,如果家暴在時間上需要具有持續性和經常性,那么該行為性質才能升級為及虐待。
3、家庭暴力應對策略
(1)通過正當途徑解決,防止以暴制暴。受害者一方在遭受到家庭成員的侵害后,可通過報警、訴諸婦聯等手段解決,不采用以暴制暴的手段,否則會觸犯刑法。
(2)如果遭受到家庭暴力,及時留存相關證據。有明顯傷害的,可通過傷害鑒定、醫院診斷證明、報警記錄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如有上述證據,可為離婚作好證據準備。
(3)如果持續遭受到家庭暴力,建議暫時分開,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4)如果持續遭受到家庭暴力,不建議采用忍讓的態度。不要因為怕丟人、家丑不可外揚,而不積極維權。這樣只能讓施暴者一方更加肆無忌憚。
(5)離婚。對于持續性的家庭暴力,夫妻關系中的受害者一方可選擇離婚,以徹底解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取得實施強制許可單位可以允許他人實施嗎
2020-12-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社區戒毒的決定主體
2020-11-20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