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婚姻法在夫妻共同財產上規定,婚姻雙方當事人在沒有約定或者公證的情況下,其婚前的財產都會認定為共同財產,那么新的婚姻法對于這點是不有所改動呢?本文將為您詳細解答。
問:我1995年結婚,現因夫妻感情不和,準備離婚。我在1994年用自己的錢買了一套房子,我妻子提出該房子為共有財產,要一人一半,請問法律對此有何規定?
答:如果你們事先對房子的權屬有約定,則按照約定處理。如果沒有約定,根據2001年4月28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8條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即你婚前取得的房屋屬于你的個人財產。
2001年12月2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規定:“婚姻法第18條規定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因此,你妻子無權要求房子一人一半。
新婚姻法關于婚前財產的規定
眾所周知,婚前個人財產特別是婚前房產,如果沒有約定,過去的司法解釋曾有婚姻關系存續八年后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因而導致有些夫妻在婚前進行“婚前財產公證”,以明確各自婚前財產的處理。
新婚姻法生效后,規定婚前財產如果要作為“共同財產”,雙方必須約定。這就實際上肯定、明確了婚前個人財產不作為共同財產的處理原則。因此,新的司法解釋就規定,婚前個人財產不因為婚姻的存續轉化為共同財產。這實際上就取消了“婚姻存續八年,婚前個人財產(房產)作為共同財產”的規定。
新婚姻法對婚前個人財產的規定
婚前的個人財產歸個人所有,婚后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除非雙方對財產又明確的約定。但是一些特定的財產是屬于個人獨有的,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轉業費就屬于個人獨有的財產,不做為共同財產。最高院93年的司法解釋轉業費10年以上轉為共同財產的規定,隨著新婚姻法的頒布應當已經失效。
“夫妻各自的婚前財產在雙方結婚8年后即作為共有財產”的說法早已成為過去。自從新的婚姻法頒布實施后,法律已明確地對夫妻雙方婚前個人財產作了詳細的規定,任何一方的婚前財產均屬于個人財產,不會因結婚而逐漸轉化成夫妻共同財產。因此,為婚前財產權屬辦理公證,已沒有必要。
比如,婚前個人按揭買下的房產,即使婚后共同還貸,按照新婚姻法以及司法解釋的規定,如果沒有約定,在分割時當然認定為婚前個人財產。共同還貸的部分,由所有者按照份額予以退還。房產增值的部分,當然由所有者享有。這應當是原則。法官當然也可以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于困難的一方判決所有者予以幫助、補償。但是這并不是對共同財產的分割。
:
土地征收補償離婚時能否作為共同財產分割
離婚潛規則,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購房資格簽訂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6如何界定網絡小說侵權
2020-11-15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