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庭暴力?離婚后遭遇前任施暴是否屬于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身體、精神等方面的侵害。家庭成員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具有家庭寄養關系的人員之間的暴力行為,視為家庭暴力。
已經離婚的夫妻,按照現有法律規定,產生施暴行為已不屬于家暴范疇,只是由情感糾紛引發的暴力行為。而是否被認定為家暴,則直接關系到受害者能否申請“人身安全保護裁定”的公權救濟,以及在后續訴訟中能否爭取到孩子的監護權,在財產分配上得到公平待遇。
家庭暴力通常被設定在法定的家庭成員內部,不包括那些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的前夫妻關系,以及處于戀愛和同居階段的親密關系,但習慣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施暴者,在內心深處有強烈的控制需要,傾向于把確定戀愛關系的伴侶,以及離婚后的前妻當做“自己的人”,受害者稍不順從,就會遭受暴力,想要分手離開或提出分割財產要求,會激發其更強烈的憤怒,輕則拳腳相加,重則觸犯刑律。
在離婚后,施暴方并不知悔改,仍然經常騷擾受害方,再次向受害方實施暴力行為。受害者應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施暴行為致使受害人構成輕傷及輕傷以上傷害后果的,施暴人應承擔刑事責任,由人民法院對施暴人判處刑事處罰,由監獄收監執行接受改造!受害人同時還可以要求施暴人給予民事賠償。達不到輕傷及其以上標準的施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但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或受到公安機關的行政處罰,包括罰款、拘留等。
家庭暴力的形式
1、身體暴力
最常見的暴力,包括所有加害人對受害者身體各部位的攻擊行為。39%的女性稱曾遭受過來自伴侶的身體或性方面的暴力。
2、精神暴力
包括侮辱謾罵、限制人身自由等。38%的女性稱遭受過精神暴力。
3、性暴力
加害人攻擊受害者性別部位,強迫受害者發生性關系或強迫與他人發生性關系等。停止或敷衍性生活等隱性暴力問題。
4、經濟控制
加害人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的財產決定權和使用權,包括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用錢的時間、方式、數量,限制受害者對物品、住房等的使用。
怎樣保存家暴證據?
拍照、受害人診療記錄、錄像、傷情鑒定、做好接處警記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別人辱罵可以報警嗎
2021-01-03下班后兼職違反勞動法嗎
2020-11-28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