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一樣,至今挪威尚無家庭暴力存在狀況的官方統計數據。據挪威官方人士估計,婦女一生中遭受過暴力的比例大概在15-20%之間。[2]在挪威19個省的50多個婦女庇護所中,平均每年有2,500名婦女住在那里。2000年,受暴婦女給庇護所打電話、或到庇護所尋求幫助、或住在庇護所的共有53,213名。2001年到庇護所尋求避難的婦女人數與2000年大致持平。[3]可以說,對婦女的家庭暴力在挪威一定程度上存在著。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隨著《挪威男女平等法》的頒布與實施,挪威議會和政府開展了同各種對婦女暴力現象的斗爭,并著重對家庭暴力問題進行了防治。
一挪威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改革
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挪威對受暴婦女的法律保護一直相當薄弱。[4]從80年代開始,到2000年底,刑事訴訟法和刑法等方面的法律改革陸續展開。
(一)家庭暴力無條件司法干預原則的確立
家庭暴力問題在挪威刑事化的過程,源自1982年一位檢察官提交的一份定期報告。他通過對婦女庇護所等機構的調查,和對收集的家庭暴力情況分析之后,呼吁:警察和檢察機關應當對已經發生的對婦女暴力行為提起公訴,給予足夠的重視。[5]另一方面,其時在各種暴力犯罪中,家庭暴力案件的撤案率居于首位,以下兩個調查數據可以說明這點。80年代初期對奧斯陸警察局接到受暴婦女報警指控案件的調查發現,76%的案件最終都因婦女撤回指控而終止。1986年,報警的家庭暴力案件共178件,因婦女撤回指控而終止的占41%。挪威犯罪學家KristinSkjorten女士對1980-1989年間被判刑入獄的共58名暴力犯罪人的刑期,以家庭暴力和陌生人間的暴力做對比研究,發現對因家庭暴力構成犯罪者的刑期和對陌生人暴力犯罪者的刑期,沒有明顯的制度上的差異。換句話說,在對家庭暴力犯罪者的量刑和對陌生人暴力犯罪的量刑是一樣的。[6]這表明,當時,挪威追究家庭暴力犯罪行為不利的主要癥結,在于對這類案件提出控訴的刑事訴訟規則上。
1988年,一項重大的刑事訴訟控訴規則的修改出臺。該項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規定,對配偶、兒童或其他親密關系者的暴力侵害案件實行“無條件司法干預”(unconditionaljudicialintervention)的公訴原則。[7]具體來說,即便受暴婦女撤銷了先前的指控,警察和公訴機關在沒有被害人同意的情況下,也可以向施暴者提起訴訟。這是一個政治上的信號,反映出國家對家庭暴力問題態度的轉變:即家庭暴力不僅是犯罪,而且是嚴重的犯罪。
1988年之前,挪威法院判決的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絕大多數是受暴婦女自訴的,通過公訴立案的很少。而且,許多受暴婦女由于受到施暴者的求情、威脅,或因已經與施暴者達成協議,或者認為只需要讓施暴者接受治療,而不是接受刑事處罰等原因,在向警察報案后,又撤銷了指控。這個修正案的實施,改善了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他們由原來的控訴一方,變成了案件的證人。同時,也使對施暴者的刑事處罰更為容易。不過,這項修正案并沒有完全消除受暴婦女在訴訟中拒絕與警察合作或者拒絕出庭作證的現象。按照挪威刑事訴訟法第122條的規定,受暴婦女或者其他家庭成員有權拒絕提供證據。所以,無條件司法干預原則實行以來,常有婦女運用該項權利,拒絕作證,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了案件的發展進程。盡管如此,檢察機關仍然依照法律,對施暴者提起訴訟,在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還會勝訴。
(二)加強對家庭暴力被害人司法程序上的保護
1994年7月1日,一項刑事訴訟法的修正案通過。[8]該修正案目的在于改善刑事訴訟中家庭暴力被害人的地位,加強對其司法程序上的保護。修正案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允許被害人接觸案件相關材料,知曉案件更多信息;被害人會被告知起訴書是否已被公訴機關提交給法院,以及起訴書的具體內容。
2.被害人在法庭舉證時,法庭有權命令被告人暫時離開;在證人不滿14周歲的性犯罪中,無論輕罪還是重罪,如果法官認為有利于保護兒童利益或者基于其他原因,可以根據刑事訴訟法,在開庭期間分別提取證人證言。
3.加強對被害人的法律援助。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九章a的規定,性犯罪的被害人有權委托律師,國家支付律師的報酬;如果被害人收入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律師的代理費用也由國家支付。律師在其所代理的案件處于調查和審理期間,有責任維護被害人利益,也可以給被害人提供額外援助和支持,律師這樣做會被認為是當然的和合理的。
4.在法官提取證言制度上,還有一項新的規則,即:對于向兒童實施性暴力的犯罪嫌疑人,要由一位具有解釋兒童行為資格的人士對該兒童進行觀察。這種觀察在與兒童的游戲和談話過程中進行。法庭上,觀察者會對自己所觀察的情況作出陳述。[9]
5.法庭有權發出限制令,對遭到前配偶威脅、迫害或者騷擾的婦女提供保護。
(三)對施暴者的限制令與受暴婦女的暴力警報器
在1994年修正案基礎上,1995年1月1日,一項禁止施暴者進入特定區域、禁止其跟蹤、探訪或以其他方式與受暴婦女接觸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實施。修正案規定:受到暴力的婦女,即使還沒有對施暴男性提出刑事指控,仍然可以得到保護。所以,現在,那些受到身體、性侵犯、虐待的婦女可以通過申請限制令,避免再次遭到暴力。對施暴者限制令的實施也為公訴機關發現某一男性有可能實施威嚇行為,提供了充足根據。
從1997年開始,奧斯陸警察學院與美國一所大學合作啟動一個項目。該項目是向受到伴侶暴力的婦女提供一個從警察局獲得的暴力報警器。當婦女受到伴侶侵害或者威嚇時,可以啟動隨身攜帶的報警器向警察報警。[10]
之后,司法警察部與兒童和家庭事務部、保健和社會事務部一起合作開發了向受到暴力威脅的婦女提供警報系統,即“暴力警報”系統。那些已經受到嚴重暴力威脅或者已經被證明處于危險境地的婦女可以申請佩戴警報器。這個警報器與婦女住所最近的警察局相連,以確保警察能夠迅速出警。[11]據介紹,到2002年已經有550名婦女在家中安裝了暴力警報裝置。該裝置在遏止暴力發生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這些婦女的前夫或者以前的同居伴侶知道此事后,不敢輕易再去騷擾她們。[12]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有效避免勞資糾紛
2020-11-11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交通事故對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怎么賠付
2021-03-15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