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暴力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侵害婦女的合法權益,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或者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該條款沒有說明無過錯方是就什么權利要求賠償。如果就該權利是被侵害的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或是人身自由權,《婚姻法》沒有必要對此類損害賠償進行規定,因為這在《民法》中早有規定。如果上述權利受到損害并要求賠償,也不需要“導致離婚”這一構成要件,所以筆者認為,該條款規定是針對精神損害賠償而言。如果配偶一方認為對方的行為造成自己精神上的痛苦,可以要求對方賠償自己的精神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頒布實施后,精神損害賠償已在司法實踐中有效地操作了。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如果配偶一方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應當符合精神損害賠償的下列要件:
1、配偶一方的人格權受到非法侵害,如虐待、遺棄、家庭暴力等行為直接侵害了受害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等人格權,符合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條件。重婚行為和長期的婚外同居行為侵害的是配偶一方的身份權,這一侵害行為會造成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因侵權導致的精神損害,必須造成嚴重后果,否則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3、請求損害賠償的是無過錯方。
《婚姻法》與《民法》對過錯概念的認定不同,《民法》上所說的過錯,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其行為的危險后果但仍然實施該行為的心理狀態;而《婚姻法》上所說的過錯,則是指一方違反家庭義務的行為,如違反忠實義務、對家庭成員有虐待、暴力等行為。《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立法意圖是指家庭中不履行家庭義務的一方造成對方精神損害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如果配偶一方侵害了另一方的合法權益,是否需要賠償?《婚姻法》沒有具體規定。從法理上講,侵害人應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夫妻雖然共同生活,但是雙方各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權利,權利受到損害自然可以要求賠償。在實際操作中,則首先需要確定用于賠償的財產和賠償所得財產的歸屬。如果夫妻實行約定財產制,財產歸屬可以通過約定來解決,即從夫妻一方的財產中撥付出賠償費用,在約定所得的賠償歸受害人所有。但是,如果在共同財產制下,夫妻沒有析產以前,是無法確定夫妻一方的專有財產,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賠償仍作為夫妻的共同財產,這樣的賠償失去實際意義。所以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十八、十九條確立的夫妻特有財產制度,為配偶之間要求損害賠償提供事實上的可能。
二、家庭暴力的種類有哪些
(一)因為夫妻之間經濟依附關系而產生的家庭暴力現象。
當夫妻之間的婚姻建立在一種利益關系的基礎之上的時候,就難免因為一方的弱勢而在人格與人身方面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在我們接觸的受害女性中大部分是沒有社會地位,無職業,但有漂亮的外表,這些女性貪圖享受的心理,于是盡可能的找城里的職工,城里的職工由于在家庭或自身的條件(外貌、年齡、人品、工作)等方面有欠缺的地方,男圖貌女圖財,兩者在這種利益的驅動下便成立了家庭。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家庭中男方不再看中女方的容貌,而經濟占據了家庭的主要地位,男權的意識與日俱增,于是女性在家庭中失去了地位,成為男人的出氣筒,進而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二)由于第三者或者沉溺于色情場所的出現導致家庭暴力的產生。
當社會在發展的同時,很多低級的東西,很多庸俗的東西,很多落后的文化也同時滋生起來。在社會娛樂業中隱藏著許多為社會所不容的現象,賣淫、嫖娼者屢禁不止,一些人在經濟上有了些剩余,于是享樂的意識增強,花天酒地、更有甚者包二奶,尋求刺激。此時的家庭已經不是男人的港灣,而成為一種禁錮,為尋找不盡義務的自由,男人以武力來解除家庭的關系,在這樣的家庭中女性成了犧牲品。
(三)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導致的家庭成員之間矛盾。
在家庭中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可在教育的方法上有的家長缺乏考慮,由于孩子的成績下降,父母覺得臉上無光,于是對孩子進行打罵,有的甚至把孩子打得遍體鱗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夫妻之間,長輩與晚輩之間會有許多的差異,在這些差異面前難免會發生爭執,于是長期以往就會形成積怨,從而產生家庭暴力現象。
(四)因為不良習慣而產生的家庭暴力現象。
在有的家庭中,丈夫或者妻子有一些難以改變的不良習慣,比如說傳播小道消息,導致的鄰里不和,比如說喜歡賭錢打牌而導致的夫妻矛盾重重,在這些小事上不斷摩擦,從小到大,最后走向家庭暴力。
(五)新家庭暴力現象
在現代社會里,每一種事物都在產生著深刻的變化,家庭暴力現象也是如此,我們在訪談中發現現在的家庭暴力不僅體為身體的傷害,還有心理的傷害,夫妻間的相互冷漠,冷嘲熱諷成為一種比較多的家庭冷暴力現象,另外,在一些家庭中并不是婦女才是受虐待一方,有不少的家庭中男子成為了受虐待一方。
(六)其它類型的家庭暴力現象
產生家庭暴力根據原因可以分為很多各類,每一種原因都可以成為一個種類,除以上原因外還有如家庭經營問題,比如因為夫妻個性問題,比如說因為與雙方父母相處問題,比如說落后的觀念問題,認為妻子就應該聽丈夫的話,丈夫有說一不二的權威,從而大男子主義的作風很嚴重等等,都可能產生家庭矛盾,導致家庭暴力現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家庭暴力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具體表現為施暴者一方應當對受害者一方賠償相應的損失。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搬遷勞動合同終止怎么賠償
2021-02-05著作權訴訟時效改為三年了嗎
2021-02-11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利差益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