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人河中溺亡河道管理人是否擔責?
(一)判斷河道管理者是否承擔責任要看發生溺亡事件的河道是否符合對外性、安全管理性、地域特定性的特征。所謂對外性,是指所處河道面向社會開放,進出自由;所謂安全管理性,是指河道管理者在類似河段制定了有關的管理性文件,在類似河道采砂、河道疏浚中管理者需要履行有關提醒義務等;關于地域特定性,要看河道所處位置緊鄰市區、人流量較大、屬于供公眾活動和集散的公共場所等。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五十條“本條例由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的規定,2002年9月19日,水利部以水政法[2002]408號文“關于對黃河主河道是否為公共場所等問題的批復”作了如下解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其中,行洪區和人工河道是屬于作為行洪輸水通道的河道,其功能是行洪輸水,不是供行人使用的通道,也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市場、商場、公園、影劇院、娛樂場、運動場、展覽館等供公眾活動和集散的公共場所。黃河治導線范圍內的區域是黃河主河道,是行洪輸水通道。河道主管機關在主河道內從事挖河疏浚工作,是為了保證行洪的通暢,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他人損害的義務”。由此可見,黃河主河道雖然符合對外性,但是不符合安全管理性、地域特定性的要求,行洪通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公共場所,河道主管機構不應承擔溺水死亡的民事賠償責任。
從加強河道管理的角度來看,根據實施河長制的意見,河道管理者都要進一步明確河道、水庫和水塘的所有人、使用人和管理人,明確管理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保證河道、水庫和水塘正常的維護和管理;對存在溺水安全隱患的河道、水庫和水塘周邊要安排人員經常開展巡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險的發生,在存在河道采砂等河道開發利用活動的區域要統一設置安全警示標志;要增強群眾涉水安全意識,結合水法宣傳、學校暑期安全教育等形式,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發放涉水安全宣傳單,提高沿黃群眾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
人員在河中溺亡河道管理人員或部門是否需要承擔責任,需要確定溺亡的河道是否符合以下條件:1.不對外開放。2.有河道管理性文件。3.河道所處位置人流量不密集,遠離市區,不是公共場所。若符合以上條件,河道管理人員或部門不應承擔溺水死亡責任。
寄宿學生校外溺亡,學校是否承擔責任?
在公共場所參加活動受到傷害了怎么辦
最新侵權責任法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工傷鑒定遲到是否可以要求退錢
2021-01-06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2020-11-19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有什么內容
2020-11-28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