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民事訴訟法》對于“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一章,幾乎未作任何修改,因此,就目前而言,關于財產保全的法律依據就是《民事訴訟法》第九章的相關條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8至第111條相關規定。
就財產保全的提起而言,雖然法律規定了根據當事人申請采取和法院依職權采取兩種情況,但實踐當中法院依職權采取財產保全的情況可以說少之又少,幾乎都是由當事人申請。
就擔保的提供而言,規定了兩種情況。一種是訴訟財產保全,一種是訴前的財產保全。申請訴訟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由此分析,根據立法精神,對于訴訟保全,應當以不提供擔保為常態,提供擔保為例外。但由于是否提供擔保的決定權在法院,目前幾乎各級法院都要求提供擔保。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是法院為撇清自己的責任。因為一旦保全錯誤,造成損失,則牽涉到賠償的問題。雖然法律明確規定申請有錯誤的,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遭受的損失由申請人賠償,但也會出現申請人無力賠償的情況。這時,就有可能由法院來承擔賠償責任。有鑒于此,各級法院就寧愿犧牲效率和當事人利益,要求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8條之規定,從另一方面增加了申請人提供擔保的難度,因為“在采取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時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提供擔保的數額應相當于請求保全的數額。”也就是說,申請保全20萬元的財產,必須提供20萬元以上的擔保。
現實生活中,走到訴訟這個階段的當事人,特別是原告,很多都已是山窮水盡,加之不少訴訟都要到異地起訴,因此提供擔保就顯得非常困難。在一些大中城市,尚有一些擔保公司可以求助,但要為此支付不小的一筆費用。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連這樣的擔保公司也不能找到。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就不得不放棄財產保全的申請,等法院最終判決后再申請執行。而在幾個月的訴訟過程中,債務人往往會通過各種方式轉移財產,最后導致債權人贏了官司輸了錢,領到的判決書相當于一張法律白條,從而在全國多次發生公開叫賣判決書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農村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辦理流轉嗎
2021-01-27房屋征收的拆遷補償方案有哪幾種
2020-11-25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