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泄露個人疫情信息怎么處罰
根據法律規定,泄露他人個人信息的將處按照處以治安管理處罰和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情節嚴重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否則將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時期,出于防控傳染病所需,個人必須將隱私信息向相關人員公開,這是個人基于公眾健康、公共安全需要而將部分隱私權讓渡給公權力。傳染病防控相關人員因防控傳染病所獲個人信息,具有正當性,并不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但是,傳染病防控人員必須妥善保護他人隱私權并依法使用個人信息。否則構成違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實施)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二、疫情防控期間泄露他人信息將承擔什么責任
疫情防控期間若泄露他人相關信息,將承擔以下責任:
1、民事責任。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七十條條規定,侵權人承擔責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2、行政責任。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故意泄露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人員散布他人隱私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3、刑事責任。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個人信息泄露怎么處理
個人信息泄露危害有哪些?
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報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及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公司裁員時可以裁掉孕婦嗎,裁員的程序
2021-02-03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