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賣合同免責的情況有哪些
合同履行過程中,因出現了法定的免責條件和合同約定的免責事由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義務人將被免除履行義務,這些法定的免責條件和約定的免責事由,稱之為免責事由。根據我國民事法律的規定及司法實踐,違約的免責事由有以下幾種:
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比如,地震、海嘯等。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債務人不負責任。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沿海城市的房屋買賣合同中,一些發展商通過舉證臺風天氣而主張免除逾期交房的責任,這種該主張不能成立。理由是,我國沿海地區每年都會有臺風天氣,雖然每次的臺風天氣何時發作不能預見,但每年臺風天氣的總數是確定的,而且是可以預測到的,由于商品樓房的建設周期長,發展商應合理地與購房方簽訂交付房屋的時間,而不能以臺風天氣主張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
2、特別規定或約定。合同訂立時,法律有特別規定或當事人約定有免責條款的,當發生合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又符合這些免責條款時,可以免除違約方的責任。
3、對方有過錯。如果合同不能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是由于對方的過錯導致,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一方不僅可以免負責任,而且有權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二、不可抗力的情形有哪些
不可抗力是法定的免責事由,《合同法》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常見的不可抗力有:
1、自然災害如地震、臺風、洪水、海嘯等。
2、政府行為。政府行為一定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以后發生,且不能預見的情形。如運輸合同訂立后,由于政府頒布禁運的法律,使合同不能履行。
3、社會異常形象。一些偶發的事件阻礙合同的履行,如罷工騷亂等。不可抗力雖為合同的免責事由,但有關不可抗力的具體事由很難由法律作出具體列舉式的規定,因此根據合同自由原則,當事人可以在訂立不可抗力條款時,具體列舉各種不可抗力的事由。
綜上可知,合同的法定免責事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可抗力,而不可抗力里面具體還包括了一些詳細的情況,如自然災害、政府行為等等。約定的免責事由,則就是完全由合同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約定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人向法院表示要放棄繼承的,是否要做筆錄
2020-11-14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院是否涉嫌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借法人資金需要寫借款協議嗎
2021-03-18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