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法》111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1)條文中的“退貨”,是解除后的違約責任。在解除后,原法律關系(一般是買賣關系)的給付消滅,取而代之的是救濟法律關系。買賣合同的救濟法律關系是復合法律關系,包括兩個單一法律關系,一個是買受人為給付(退貨)的單一法律關系,另一個是出賣人為給付(退錢)的單一法律關系。
(2)承擔修理、更換、重作、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是不解除合同時的違約責任,原給付仍然保持。救濟法律關系中的給付(修理、更換、重作),是為了保障合同法律關系的給付效果;減少價款或者報酬是為了保持對價的公平性。
2.《合同法》第112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此是不解除合同而承擔違約責任的規定。這里的賠償損失(責任),是法定救濟關系中的給付義務。
3.《合同法》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該條包括不解除的違約責任和解除后的違約責任。
4.《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1)約定違約金的給付義務,存在于意定救濟法律關系之中;法定違約金的給付義務,存在于法定救濟法律關系之中。
(2)違約金分為不履行的違約金、遲延履行的違約金、瑕疵履行的違約金。不履行違約金為合同解除之后的違約金,后兩種違約金是不解除時的違約金。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款發放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3-11哪些主體可以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2020-11-30工傷賠償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1-24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