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認為財產損害賠償范圍在《合同法》里規定了三類:
一、約定賠償范圍。
依當事人的意思而定的損害賠償,《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賠償是依照當事人的意思確定損失賠償的范圍和計算方法,如當事人有賠償損失約定,則應優先適用。
二、一般法定賠償范圍。
依照法律的一般規定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合同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涉外經濟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答》(1987年10月19日)對涉外經濟合同的違約責任規定:“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除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或合同另有規定外,違約一方當事人賠償另一當事人因此所受到的損失,一般應包括財產的毀損、減少、滅失和減少或消除損失所支出的費用,以及合同如能履行可以獲得的利益(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就是指利潤),但不得超過違約一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到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由此可見,在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賠償時,則應適用法定賠償。
三、特別法定賠償范圍。
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別規定的損害賠償。《合同法》第113條第2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即雙倍賠償。根據特別法優先于普通法適用的原則,在有特別法可依的情況下,應當優先使用特別法,即優先適用特別法定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賣家索回小產權房買家可要求補償
2020-11-07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河南省林地承包的程序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