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方式是如何的
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方式包括:
(一)返還財產。即因締約過失致使合同被法院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締約過失方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全部返還給受損失一方。如果雙方均已給付財產的,應由雙方相互返還,剩余部分由締約過失方再作返還。
(二)折價補償。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締約過失方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已毀損、滅失而不能返還或因情勢變遷已沒有返還必要的,應對該財產按當時國家規定的價格或市場價格予以折價補償,以彌補以方所遭受的損失。
(三)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締約過失責任方式中適用最廣的責任形式。當事人一方因締約過失,不論是致使合同不成立或無效,還是被變更或被撤銷,只要給對方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即應依法予以賠償,以填補相對方的損失。所謂信賴利益的損失,是指元過錯的當事人信賴合同有效成立,但因對方締約過失,致使合同不成立、無效、被變更或被撤銷而千百萬的損失。這一責任方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返還財產或折價補償合并適用。
(四)各擔其責。即締約雙方如果都有違反先合同義務的過錯行為,致使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并均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雙方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合同訂立過程中有哪些責任
締約的各方當事人基于相互信任,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進行合同的談判,雙方都應該誠實守信,負有法定的誠信義務。協商成本是合同所必須的,最后達不成協議,也是可以預料和常態的風險,但是如果是非正常的惡意磋商(具有過錯),導致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那么不誠信的當事人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上稱之為締約過失責任。
《合同法》第42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p>
《合同法》第43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p>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締約過失責任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相信大家從上文已經找到有關的答案了吧。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書籍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疫情如何申請房屋減租
2020-11-19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