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今年1月初,“1號店”網站的中國銀行貴金屬旗艦店銷售收藏金條出現超低價金條銷售“烏龍”信息,使得消費者迅速作出反應,紛紛下單訂購并付款。但原本“商品在下單后1-2天內發出”的承諾卻未兌現,消費者等來的是“1號店”的短信通知:因系統問題訂購無效,故訂單取消,支付金額退回,每張訂單100元返利余額作為補償。但“1號店”這樣的短信通知難以說服網購金條的消費者,其中魯先生等六位消費者將“1號店”告上法庭。“1號店”辯解,被告只是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其只是提供服務,不是賣方;即便是賣方,原告下單行為只構成要約,合同尚未成立;本案發生原因是因“1號店”網站系統升級過程中發生故障,導致已被中國銀行(入駐商家)因價格標識錯誤而撤銷下架的金條商品錯誤上架,而引發消費者進行錯誤訂購。
【法院判決】
法院審理認為,原告下訂單為要約行為,因被告或者旗艦店未作出有效承諾,故該網絡購物合同尚未成立。本案中,原告所下訂單的交易對象為旗艦店,假設系旗艦店發出的商品信息,則該信息已構成要約邀請,在原告完全按照要約邀請下單即發出要約后,旗艦店又取消訂單拒絕承諾,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構成締約過失,應當向原告承擔締約過失的責任。因審理中被告明確表示拒絕向原告披露旗艦店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按照法律規定,旗艦店的締約過失責任應由被告先行賠付。審理中被告自認該商品信息系因被告自身系統升級發生故障導致已下架商品以低價格上架,致使原告下單,對此被告未舉證證明;即使被告所述屬實,被告也未盡合理注意義務,應承擔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瑕疵的賠償責任。最終,法院綜合考量糾紛產生的原因、被告過錯的樣態、原告付款的數額及其維權的成本和難度等因素,按照社會一般公平觀念所能普遍接受的賠償標準,酌情確定被告應賠償的數額,對涉及的六起案件作出一審判決,駁回魯先生等六原告要求被告“1號店”交付實物或者賠償可得利益損失的訴訟請求;被告“1號店”分別賠償魯先生等六原告直接損失2196元至4461元不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能強制退出嗎
2021-02-17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