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今年1月初,“1號店”網站的中國銀行貴金屬旗艦店銷售收藏金條出現超低價金條銷售“烏龍”信息,使得消費者迅速作出反應,紛紛下單訂購并付款。但原本“商品在下單后1-2天內發出”的承諾卻未兌現,消費者等來的是“1號店”的短信通知:因系統問題訂購無效,故訂單取消,支付金額退回,每張訂單100元返利余額作為補償。但“1號店”這樣的短信通知難以說服網購金條的消費者,其中魯先生等六位消費者將“1號店”告上法庭。“1號店”辯解,被告只是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其只是提供服務,不是賣方;即便是賣方,原告下單行為只構成要約,合同尚未成立;本案發生原因是因“1號店”網站系統升級過程中發生故障,導致已被中國銀行(入駐商家)因價格標識錯誤而撤銷下架的金條商品錯誤上架,而引發消費者進行錯誤訂購。
【法院判決】
法院審理認為,原告下訂單為要約行為,因被告或者旗艦店未作出有效承諾,故該網絡購物合同尚未成立。本案中,原告所下訂單的交易對象為旗艦店,假設系旗艦店發出的商品信息,則該信息已構成要約邀請,在原告完全按照要約邀請下單即發出要約后,旗艦店又取消訂單拒絕承諾,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構成締約過失,應當向原告承擔締約過失的責任。因審理中被告明確表示拒絕向原告披露旗艦店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按照法律規定,旗艦店的締約過失責任應由被告先行賠付。審理中被告自認該商品信息系因被告自身系統升級發生故障導致已下架商品以低價格上架,致使原告下單,對此被告未舉證證明;即使被告所述屬實,被告也未盡合理注意義務,應承擔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瑕疵的賠償責任。最終,法院綜合考量糾紛產生的原因、被告過錯的樣態、原告付款的數額及其維權的成本和難度等因素,按照社會一般公平觀念所能普遍接受的賠償標準,酌情確定被告應賠償的數額,對涉及的六起案件作出一審判決,駁回魯先生等六原告要求被告“1號店”交付實物或者賠償可得利益損失的訴訟請求;被告“1號店”分別賠償魯先生等六原告直接損失2196元至4461元不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