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期了。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公告送達開庭日期確定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五條亦明確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民事訴訟中以時起算的期間從次時起算;以日、月、年計算的期間從次日起算。”因此公告期從登報日的次日開始計算系法律應有之義;我國民事訴訟法有諸多類似的規定,比如“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等,該“五日”、“十五日”均應當從次日起計算。
其次,我國民事訴訟法之所以規定期間從次日起計算,在很大程度上,其立法設計之理由在于統一計算尺度,確保當事人訴訟行為的有效性,從而穩定民事訴訟關系。實踐中,對期間的起算點從次日起算,既能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也可方便訴訟參與人對民事訴訟期間的計算與把握,從而提升訴訟效率并增加法律實效。
再次,公告內容明確載明“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該60日期間系法律擬制的期間,“即視為送達”無論從語詞的內涵還是外延均否定了第60日遇節假日順延的可能性;另公告內容所確定的公告期、舉證期與舉證期滿后的第三日,三者系一個“期間統一體”,不能人為分離出來單獨分別處理,而應當連續計算,但若該“期間統一體”的最后屆滿日遇節假日的,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予以順延,以節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日,即開庭日。
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一點是,法律的確定性與可預測性要求法律用語要做到易懂、具體、明確,使其具有可操作及可指引性,從而法律受眾可依此安排自己生活的法律規劃,以便實現可預期的效果,此乃法律之為法律的本質屬性之一。按照第二種意見計算開庭日期既符合法律的規定,又直觀且便于操作。博登海-默在《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一書中言道:“正義具有一張普羅透斯似的臉,變化無常,隨時可呈現不同形狀,并且具有極不相同的面貌”。而開庭日期確定得是否準確涉及當事人訴權的保護和法律的嚴謹,事關法院判決的權威與實效,要讓每一個人民群眾看清這張法律正義之“臉”,請從法官準確確定“開庭日”伊始。
收到公告送達的開庭通知書后要解決糾紛的時候,建議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了解更多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治療失誤造成更大損傷追究誰的責任
2021-01-31回遷房補房款有期限嗎
2021-03-19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1-02-19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如何確認
2020-11-13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