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和性質是如何的
后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約定有先后履行順序的,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未依照合同約定履行債務,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據對方的不履行行為,拒絕對方當事人請求履行的抗辯權。《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雙務合同雙方的履行,經常有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這種距離的表現,是當事人約定一方當事人先履行合同義務,另一方后履行合同義務莊囚為如此,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雖然也是雙務合同當事人互負債務,但是債務的履行是有先后順序,不是同時履行,而是一方在前,一方在后。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后履行抗辯權的主體,不是雙方當事人,而是負有后履行義務的當事人一方,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不享有這種抗辯權。
我國《合同法》第67條規定的抗辯,為何種性質之抗辯?為權利否定之抗辯抑或拒絕履行合同義務之抗辯?僅就條文文義,難以得出正確結論,該條明定: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此處,所謂“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究為何義?至少可以作如下兩種解釋:一種為對方無請求權,故可拒絕其履行要求;另一種為自己享有拒絕履行義務的權利,故可拒絕其履行要求。筆者認為應按后一種解釋。因為:第一,通觀合同法全文,結合考察《合同法》第66、68、69條之規定,《合同法》第67條之規定為雙務合同抗辯權制度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既然屬于抗辯權,則理應以后一種解釋為當。第二,此項抗辯為“停止的抗辯”或“延期的抗辯”而非“否定的抗辯”或“永久的抗辯”。所謂“停止”,即權利義務處于暫停狀態,而非否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存在,一旦合同相對人履行義務,行使抗辯權的一方也應履行義務,因為“停止條件”業己成就。所謂“延期”,即并非不履行義務,而是待日后相對方作出對待給付后才履行義務。抗辯權的效力足以表明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存在。第三,雙務合同中,雙方的義務雖有對價關系,但彼此義務的履行并不當然牽連。依據民法意思自治原則及自由處分原則,權利人可以拋棄自己所享有的權利。當雙務合同一方未履行合同義務,而相對方拋棄抗辯而仍履行合同義務的,并不能認為該項義務的履行缺乏法理依據,對方受領此項義務履行的也不為“不當得利”。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害公共衛生罪
2021-01-21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偽造人事檔案如何處罰
2021-03-17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外包的意義
2020-12-16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