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合法原則。訂立集體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必須遵循合法原則。所謂合法,主要包括訂立程序和合同內容合法兩個方面。
集體合同訂立程序合法,是指當事人雙方在集體合同平等協商、簽字、登記等各個環節上,符合法律有關規定。
集體合同內容合法,是指集體合同的各項條款,必須符合我國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符合法律規定并不等于照搬法律規定,而是指集體合同的內容不應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抵觸。
訂立集體合同只有遵守合法原則,才能得到國家的認可,集體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當事人地位平等原則。集體合同當事人,不論是公有制企業還是外商投資企業、股份制企業、私營企業,在簽訂集體合同的過程中,都處于平等的地位,而不存在隸屬關系。
第三,協商一致原則。集體合同是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達成的協議。協商是我國處理勞動關系的重要方式,也是簽訂集體合同的基礎。當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時,應申請當地政府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
第四,當事人義務對等原則。集體合同當事人雙方所承擔的義務,不論是企業的義務,還是工會及全體職工的義務,都表現為對等原則,即一方在從對方履行義務中得到利益的同時,必須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
簽訂集體合同的注意事項
1、雙方協商代表人數要對等
集體協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產生并有權代表本方利益進行集體協商的人員。集體協商雙方的代表人數對等,一般為三至十人,并各自確定一名首席代表。
2、選擇協商代表體現民主
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由本單位工會征求職工意見后選派。未建立工會的,由本單位職工民主推薦,并經過半數以上職工同意。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單位工會主席擔任或者由其書面委托的其他協商代表擔任;工會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會主要負責人擔任。未建立工會的,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協商代表民主推舉產生。
3、雙方可“外聘”專家參加協商
在具體協商過程中,很多職工推選出來的代表可能并不太專業,對于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具體應該爭取的合法權益也不了解。對此,《條例》特別指出,用人單位和職工一方可以委托本單位以外的有關專業人員作為本方協商代表參加協商,以提高雙方協商內容的質量。只是委托人數不得超過本方協商代表的三分之一,外聘人士也不得擔任首席代表。
4、協商代表必須代表本方利益
為了使協商代表能夠真正代表被代表方的利益,《條例》明確規定了協商代表應當履行的幾項職責,其中包括:參加集體協商,真實
5、協商代表有“特別保護”
為了維護職工協商代表維護職工正當權益的積極性,《條例》中對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在履行代表職責期間的有關情形作出了相應的保護性規定。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用人單位不得隨意變更職工協商代表的工作崗位。因工作需要確實需要變更的,應當事先征求本單位工會的意見,并征得職工本人的同意。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協商代表本人要求順延勞動合同期限的,用人單位應當將其勞動合同期限順延至完成履行協商代表職責之時。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除下列情形外:
(一)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的;
(二)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其勞動合同。
職工一方提出集體協商要求,企業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條例》中明確指出,集體協商雙方的任何一方均可就簽訂集體合同相關事宜,以書面形式向對方提出集體協商要求。一方提出集體協商要求,另一方應當在收到集體協商要求之日起二十日內給予書面答復,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或者拖延集體協商;一方就勞動報酬、勞動條件、裁減人員等事項要求集體協商的,另一方不得拒絕或者拖延。
協商結果要經過職工同意,經集體協商雙方協商一致的,形成集體合同草案。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討論。
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出席,并經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方可通過。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公司合并有哪些限制
2021-03-07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