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實際操作人身份難以確定。我國目前還有一些領域尚未實現實名認證和登記,例如QQ聊天工具、電子郵箱等,當事人在質證時往往以自己并非相對方、實際使用人或實際操作人等進行抗辯,另一方當事人對此存在舉證困難,法院也難以確定電子數據中記載的相對方、實際使用人或實際操作人的具體身份,因而對電子數據的真實性和關聯性難以認定。
二是對司法鑒定的依賴度較高。實踐中,當事人還常常以電子數據的內容經過修改不具有真實性為由進行抗辯,法院在認定該證據的真實性時,因涉及技術方面的專業問題,不得不詢問、聽取鑒定人等專業技術人員的意見,導致電子數據認定過程中對司法鑒定的依賴度較高。由于電子數據具有脆弱性、隱蔽性等特點,容易被刪除、篡改且難以被發現,因此對于鑒定機構來說,確定某項電子數據是否經過篡改也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三是何為電子數據原件難以確定。由于電子數據的證據規則不明晰,實踐中法院認定電子數據原件時存在難確定、不統一的情況。具體認定原件時有以下三種做法:(1)參照視聽資料的證據規則,以最初生成的并固定、記載或存儲在原始載體上的電子數據為原件;(2)按照一般證據的審核方式,以電子數據形成時所依賴、復制的內容為原件;(3)依據客觀第三方的認證結果,將經過第三方客觀認證、公證過的電子數據視為具有原件價值,作為裁判的依據。
鑒于電子數據的認定存在上述難點,順義法院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大身份審查力度,必要時向相關機構、部門調取用戶的身份信息。對于未實名認證的領域,根據雙方的溝通或交易習慣、經濟往來及往來記錄等,并結合其他在案證據,綜合確定實際操作人的身份。二是合理分配舉證責任,對于一方已提供初步證據證明電子數據具有真實性和關聯性的情況下,由另一方對自己的抗辯主張進行舉證,法院應對當事人的司法鑒定申請進行嚴格審查,明顯屬于惡意拖延訴訟或無理抗辯的,應不予準許。三是開展電子知識培訓,對電子數據的基本常識以及常見電子數據種類、存儲方式等內容進行培訓,使法官對電子數據基本情況有所熟悉。四是綜合認定電子數據原件,根據電子數據的不同類型,結合當事人的陳述意見、證據的形式等綜合確定其證明力,對于經過第三方認證的電子數據原則上應認定為具有原件價值,其他沒有原件的電子數據應謹慎確定其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土地承包應當進行哪些程序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