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合同有哪些陷阱,如何防范購房合同中的陷阱
一、合同主體不明的陷阱
購房者由于缺乏法律常識,往往會犯一些錯誤,比如沒有明確交易的主體,沒有核查清楚與之交易的人是不是房屋真正的主人,或者房屋的主人是不是只有一個等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簽約前購房者最好查明簽字的人是否是房屋所有權人,如果不是,那么是否持有“授權委托書”等。
二、補充協議的陷阱
簽補充協議在購房交易中很有必要,但要提醒購房者的是,中介或者售房者提供的補充協議一定要看清楚。中介或者售房者一般會主動向客戶出示一份補充合同,主要目的在于表明由于某些特定原因造成不能按期交房的免賠責任,以及面積丈量誤差率差異過大在哪些情況下能免賠等問題,不過這份協議中的內容可能規范也可能不規范,購房者需要仔細看清協議中的條款。
三、售房者解除合同的陷阱
在一些由中介或者售房者已經制定好的合同中,往往會有像“買方無故逾期付款,經賣方催告仍不支付欠款的,賣方可以解除合同并沒收買方全部已付價款”等類似的條款,看起來沒有什么問題但實際上很不公平。依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得知,這樣的條款其實是無效的,所以購房者需要注意這類條款,避免上當受騙。
四、內容“以偏蓋全”的陷阱
有時購房合同中的內容會出現“以偏概全”的現象,比如售房者在合同中承諾臥室的玻璃是中空的,到了交房時發現臥室窗戶只有下面的部分是中空,而上面卻是普通玻璃等等。對策:對于這類問題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要把合同寫得越細越好。不給開發商一點空隙。當然也需要購房者有非常廣泛的建筑、建材方面的知識。
五、過度承諾的陷阱
“在裝修材料上,會選擇最好的國外進口的”,“如果發生問題,在最短時間內解決”等,這樣看起來特別誘人的條款偶爾會出現在合同當中,這讓購房者覺得自己購買了房屋就擁有了很多便利,從而促成交易。實際上,這些條款都是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承諾,甚至可以說是“過度”承諾,什么才是“最好的”材料,多長時間才叫做“最短時間”,這都沒有明確的標準。所以,購房者一定要把每一個具體的時間、具體的地點、具體的材料等內容落實在合同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購房合同中的陷阱,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聘請律師合同范本,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08公司注銷不肯補償員工怎么辦
2020-11-20股票收益權能否質押
2021-03-04試用期辭退員工的方法和技巧
2020-11-29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