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女子因丈夫借錢未還被告上法庭
2015年1月14日,中國銀行與趙某簽訂《無抵質押專向分期付款合同(汽車分期)》一份,約定趙某向原告借款10萬元用于購買汽車。中國銀行提供簽有被告王某某姓名的《共同還款承諾函》《共有人承諾函》各一份,主張王某某為趙某該筆債務的共同借款人,該筆借款發生在趙某、王某某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趙某未按時還款,中國銀行訴至法院。
法院判決:不屬于共同債務
首先,王某某并未作出共同借款的意思表示。其次,趙某向中國銀行所借的案涉債務并未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最后,趙某的該筆債務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且中國銀行并未舉證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綜上,王某某既未作出共同借款的意思表示,又未予追認。在明顯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情況下,中國銀行亦未提供支持其訴請的相關證據。法院認為趙某的該筆債務系其個人債務,并非其與王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
律師說法:女子因丈夫借錢未還被告上法庭,是否屬于共同債務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本案中,王某某對《共同還款承諾函》《共有人承諾函》的簽名不予認可,且對趙某的該筆債務不予追認。鑒定結果也證實簽名確實并非王某某所簽。可見趙某在時對王某某進行了隱瞞,違反了夫妻之間的忠實義務,王某某并未與趙某達成共同借款的合意。因此,原告主張被告王某某為共同借款人不能成立。趙某的該筆債務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且中國銀行并未舉證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本案中,自趙某取得貸款至其與王某某離婚,僅有55天時間,平常家庭日常生活在不存在添置住房、車輛及其他大額消費的情況下,不可能在55天時間內花費10萬元,這顯然超出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在現實生活中,夫妻中一方借錢不還,另一方是否需要共同承擔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或者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誰有權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2020-11-15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如何理解涉外復婚的程序
2020-12-26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