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女子因丈夫借錢未還被告上法庭
2015年1月14日,中國銀行與趙某簽訂《無抵質押專向分期付款合同(汽車分期)》一份,約定趙某向原告借款10萬元用于購買汽車。中國銀行提供簽有被告王某某姓名的《共同還款承諾函》《共有人承諾函》各一份,主張王某某為趙某該筆債務的共同借款人,該筆借款發生在趙某、王某某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趙某未按時還款,中國銀行訴至法院。
法院判決:不屬于共同債務
首先,王某某并未作出共同借款的意思表示。其次,趙某向中國銀行所借的案涉債務并未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最后,趙某的該筆債務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且中國銀行并未舉證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綜上,王某某既未作出共同借款的意思表示,又未予追認。在明顯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情況下,中國銀行亦未提供支持其訴請的相關證據。法院認為趙某的該筆債務系其個人債務,并非其與王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
律師說法:女子因丈夫借錢未還被告上法庭,是否屬于共同債務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本案中,王某某對《共同還款承諾函》《共有人承諾函》的簽名不予認可,且對趙某的該筆債務不予追認。鑒定結果也證實簽名確實并非王某某所簽。可見趙某在時對王某某進行了隱瞞,違反了夫妻之間的忠實義務,王某某并未與趙某達成共同借款的合意。因此,原告主張被告王某某為共同借款人不能成立。趙某的該筆債務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且中國銀行并未舉證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本案中,自趙某取得貸款至其與王某某離婚,僅有55天時間,平常家庭日常生活在不存在添置住房、車輛及其他大額消費的情況下,不可能在55天時間內花費10萬元,這顯然超出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在現實生活中,夫妻中一方借錢不還,另一方是否需要共同承擔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或者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假休完可以辭職嗎
2021-03-12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