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認定第三人實際履行合同情形下的合同當事人
《合同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和第六十五條“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之規定就是對上述兩種類型合同的責任承擔作出的具體規定。
依據《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故一般情形下,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者蓋章的人就是合同的當事人,例外情形如職務行為,員工雖在合同上簽字,但員工所在單位是當事人;再如代理行為,代理人在合同上簽字,但被代理人是當事人。諸如此類的例外情形的成立需要有法律的明確規定。
實踐中出現的第三人實際享有權利、履行義務的情形不屬于以上例外情形,在合同的理論分類中,可歸為“涉他合同”,具體包括“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兩種類型。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為當事人設定合同權利,由第三人取得利益的合同。“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雖是由第三人實際享有合同權利,但其享有權利的基礎仍然來源于合同雙方當事人的約定,不能改變合同當事人的身份。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與第三人約定或者債務人與第三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的合同。第三人履行義務的實質在于代債務人履行,在其沒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時,仍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至于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關系,則要另案處理。《合同法》第64條和第65條對以上兩種類型合同的責任承擔做了具體規定。
當然,實踐中情況紛繁復雜,認定合同當事人是否發生了變更,還要結合具體案情進行判斷。如是否構成債權轉讓或債務承擔;在債務承擔的情形下,還應結合當事人的約定判斷是構成并存的債務承擔還是免責的債務承擔。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練車違法行使出車禍,由誰承擔事故責任
2021-01-20裝飾裝修合同糾紛管轄是怎樣的
2020-12-25宅基證改名字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7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